•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教育专区 > 正文

    常回家看看 温暖2009,常回家看看有多美

    时间:2018-12-28 04:36:4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黄婉琼      【策划缘起】   日前,辽宁省就《辽宁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草案)》面向社会征求意见。其中关于老人权益优惠项中增加了新内容: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的精神慰藉义务,与老年人不在一起居住的应当经常问候、看望。这就意味着“常回家看看……”这句歌词变成了法规条文。另据腾讯网一项“结婚后你会跟父母一起住吗?”的调查显示,有59.56%的人选择不和父母住在一起,觉得生活习惯不同对彼此也不好。
      现在很多人对父母大多抱着“少上门,多送礼”的观念,宁愿选择住得离父母远远的。那么,结婚后,夫妻一般会选择和父母住多远?空间的距离让他们和父母之间的情感距离是近了还是远了?他们又该如何应对?本期话题,让我们共同关注――
      
      【我的Blog】
      买了新房,
      不是惊喜是惊吓
      博客主人/渴饮甘泉 整理/连谏
      元旦前夕,新房终于装修完了。老伴兴奋地说,打个电话给儿子和媳妇,让他们晚上回家吃饭,给他们一个惊喜。看着老伴笑成了一朵大菊花的脸,我突然觉得很难过。
      昨天,我已经悄悄找过儿子了,对于儿子和媳妇而言,这套房子不是惊喜,是惊吓啊。一年前的那天,我跟儿子说了我们在他单位附近买了一套大房子。儿子显然是明白了我们的用心,他嗫嚅了半天,才说得回家跟儿媳妇商量一下。看儿子的表情,我已弄明白了,他说是回家商量,不过是搪塞我。其实,他是不愿意和我们一起住。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不愿意和我们一起住,就甭说儿媳妇了。
      我就想不明白,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和父母住在一起呢?我自认为,我和老伴不是那种讨人嫌的人,老伴贤惠了一辈子,我也算是个慈父,儿子从小到大,从没舍得骂他一句打他一下。怎么老了老了,就不讨儿子媳妇喜欢了呢?
      当年,为了儿子能读一所好小学,我们卖掉了原本宽敞的家搬到那所小学附近。我每天晚上陪儿子写作业,又担心他只学习顾不上锻炼身体,我几乎每天早晨陪他起来跑步……那会儿,儿子和我们也亲啊,常常半夜里大叫着钻进我们的被窝,还偷偷用我的刮胡刀刮他毛茸茸的小胡子……一口一个老爸老妈,叫得那个亲热啊。
      有人说,做父母的要有生儿乐在养的心态,不要指望从儿子那得到回报。其实,我和老伴也不指望儿子会回报我们多少好,只要儿子健康平安,我们就心满意足了。包括我们耗尽一生积蓄买这套大房子,也没跟儿子讨一分钱,主要还是为了一家人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而且离儿子和媳妇的单位近,平时有我和老伴看家,帮着带孩子,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该多方便多温暖啊。
      
      可是,儿子和媳妇不这样想。昨天晚上,儿子回来,悄悄拉我出去说话。在街边的小酒馆里,儿子和我说了很多不住在一起的理由和好处。我抽了半包烟,一句话没说。其实,我很想问问儿子,是不是人老了,就不招人喜欢了。我没问出口,怕儿子会尴尬。我只是告诉儿子,想怎么住随他们的意愿。既然他们不搬过来住,我和老伴也老了,不需要这么大的空间,还是我和老伴搬到他们的小房子去住,他们搬到新房子里住。因为新房子离他们单位近,他们上下班可以少走点路,早晨可以多睡一会儿。
      儿子说,爸不用了。他的声音很小,我听得出,儿子很感动也很难过,可这感动和难过不足以让他答应搬过来和我们住在一起。
      看着老伴满脸期盼地计划着新的一年和儿子住在一起的生活该怎么安排,我的嘴张了又合,合了又张,不知该怎么开口把这一切都说出来……
      
      【我家故事】
      爸妈留,我们走?
      口述/(上海)严潇整理/霜降万宝
      10年前,爸妈贷款买下这套有两个卫生间的大房子时,大概已经预想过我这个儿子有可能把这里当作婚房。现在的房价高得离谱,我跟何美考虑再三,还是在价位较低的市郊买了套小房子。期房可以等它交房,规划中的交通网络也可以等它建成通车。可是,结婚大事不能拖拖拉拉。老爸老妈喜洋洋地向我们张开热情的怀抱:来吧!跟我们住一起。这间房子10年前就替你们准备好了!
      跟父母在一起住了5个多月。爸妈像保姆一般,每天做好丰盛的饭菜等我们吃,替我们洗衣、收拾屋子。何美软弱地抗拒着老妈起早烹制的丰富早餐,回头就偷偷吃减肥药,生怕营养过剩,胖得穿不下新买的衣服。
      无论买什么衣服,我们首先得撕掉价格标签,因为没法忍受爸妈把我们当败家子的叹息声。请过一次朋友来家里聚会,后来就不敢了。爸妈像服务员一般,上好菜就溜出了家门,直等到深夜我们散了才回家。爸妈怕年轻人玩得不尽兴,我跟何美却因他们在外面受了凉感冒发烧一个多星期,内疚得恨不得痛骂自己。
      2008年10月,受金融危机影响,我的工资减了20%,工作压力很大。何美本想逗我开心,买了个物美价廉的“山寨”手机送给我当生日礼物。可是,我正在情绪低谷,以为她此举是嘲笑我赚钱少了只配用“山寨机”,便跟她吵起来。原本只是小两口拌拌嘴,小事一桩,偏偏这回声音大了点,惊动了客厅里的爸妈。老爸拿着手机质疑它的辐射有多大,老妈干脆借题发挥,指责何美喜欢乱花钱,不会持家。
      何美气得提前搬进刚装修好还有气味的新房里,我一边埋怨爸妈不该管我们的闲事,一边赶紧跟老婆赔礼道歉。何美说:“上班已经够累,回家还得应酬公婆的嘘寒问暖,连板个面孔都怕老人家生误会。幸亏可以分开住,不然的话,连跟你吵架都不爽气。”
      那边爸妈却在挽留:多住一阵吧,离得那么远,见个面都不容易!
      左边是老婆,右边是爸妈,我终于实实在在地尝到了做“双面胶”的滋味。爸妈身体不好,又怕寂寞,我们在身边,爸妈忙碌着,却踏实。我跟何美忙于工作,早出晚归,爸妈尽管�唆了点,却是实心为我们好。住一起有住一起的优点,只是同在一个屋檐下,总有这样那样的小问题。时间久了,一个不小心,说不定就变成了大矛盾、新问题。不管怎么说,还是分开住更利于家庭的和睦团结。
      
      我是“腻母一族”
      口述/(江苏)婷婷整理/陈雨晚
      
      我是第一代独生女,父母一直把我当公主般宠爱,所有的爱都倾注在我身上。我也习惯在家里才有安全感,为此,读大学时我放弃住宿,选择了走读,一年365天,几乎天天腻在爸妈身边。
      27岁结婚时,老公为了让我这个“没断奶”的孩子离父母身边近点,特意在我家小区买了房子。婚后的几个月,我终于自由了,几乎天天和老公在外面疯玩到大半夜。我以为总算没人管了,却不想老妈用电话追踪,家里电话没人接,她就心不安。
      没办法,我还像婚前一样向老妈请假。等我和老公疯够了、玩够了,却不习惯没有父母在我身边的日子了。每天晚上临睡前若没看到父母,我总觉得不安。父母年龄大了,老爸工作忙,时常半夜才回家,妈妈记性又不好。所以,临睡前我都得打一通电话,问老爸回来没,问妈妈煤气关没,门锁没锁好……
      也不怪我不放心,有天早上老妈上走廊抖抖床单,结果风把门带上了,煤气灶上还用高压锅煮着牛肉。接到老妈的电话,我火烧火燎地从单位赶回去。我老爸的工作还时常倒夜班,把她一个人扔家,我能放心吗!
      那时,我正好怀孕了,几乎吃了就吐,只吃老妈做的面条,所以成天赖在娘家。小宝贝出生后,我更离不开老妈。有她在我身边,我才不至于焦头烂额,似乎自己还像小时候,只要有问题,老妈都能解决,她帮我看孩子,我上班才能专心。若不是有老妈帮我照看孩子解决我的后顾之忧,我就不能晋升为企划部经理,甚至连工作都有可能丢掉。社会竞争那么激烈,女人很多时候要像男人般做个职场勇士。
      有一天晚上,我在单位加班,我忽然觉得心跳得厉害,打了几通家里电话都没人接。我给老爸打手机,老爸说我女儿发烧了,他和妈正在医院给她打点滴呢!当时我的眼泪就下来了,最近连续赶方案,老公又在外地出差,我回家就睡,孩子扔在我妈那儿不管不顾。
      自从那次后,老公习惯了一家三口对我娘家的依赖,他的父母又不在本市,帮不了太多的忙。老公干脆和我买了140平方米的大房子,我再次回归,全家三代同堂。
      每当看到老妈哄着女儿玩,想到我身边同龄的女人,很多人都因为孩子不得不放弃如日中天的事业,我就感觉幸福。作为独生女,与父母似乎没有距离,亲密无间,甚至没大没小,腻在父母身边,反而给父母带来天伦之乐。每到周末,一家五口去旅游,我们成为路上一道风景,羡煞旁人。
      
      【为你支招】
      同城异地,
      如何温暖父母心?
      安子
      
      结婚后,小夫妻们或者和父母生活在不同的城市,过年过节拎着大包小包回去住几天;或者和父母生活在同一座城市,周六周日拎着菜带着孩子到父母家去吃顿饭呆半天;或者和父母住在同一个小区甚至同一栋楼里的两套房子里,相互经常来往;最近的就是和父母住在同一套房子的不同房间里了。对于孩子和父母来讲,距离产生美是不完全适用的,父母永远不可能停止对子女的想念,而子女却越来越想逃离父母们近距离的唠叨。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处理不同距离的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呢?
      不同城市:随时使用现代通信工具,让父母们不再感到孤单。
      虽说小夫妻们大都不喜欢住得离老人们太近,但是,天下的父母想念儿女,天下的儿女也一样会想念父母。当你们在远离老人们的城市里,不经意间想起父亲鬓角的白发、母亲手背上的老年斑,难免会心里难过,产生一种飞回他们身边尽孝的冲动。可是距离、工作让你们不可能随时回到他们身边,与其让他们在深夜里孤单相伴,不如用电脑视频、视频电话、长途电话搭起和父母及时沟通的桥梁。
      方式一:给父母买台电脑,教他们学会QQ或者MSN等网络通信工具,把他们加为你们的好友,随时可以在网络上问候他们的衣食住行。
      方式二:给父母买两部好的手机,随时发短信或者电话联系。同时,为父母开通彩信功能,经常把你们的照片发过去给父母,要知道看到你是他们最大的幸福。
      相同城市不同区域:常回家看看,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给妈妈洗洗碗。
      即便是和父母在同一个城市,小夫妻们有时候也不能常回家看看。比如北京,从西四环到东四环,坐地铁就要一个多小时,要是距离再远点,或者不方便坐地铁,那要来回一趟就麻烦了,即便是开车,拥堵的交通也难免让人心生怯意。然而在父母眼里,就算辗转几个小时,能和儿女呆上一个小时半个小时也值得。
      方式一:周六周日你们带孩子特意回家看看。其实很多时候,父母希望你们什么都不要拿,只要回去走走就好了,他们愿意给你们做饭,看着你们横躺在沙发上。当然,如果你能给爸爸捶捶背,给妈妈洗洗碗,他们就会更加满足。
      方式二:外出办事或者访友时,只要会路过父母家,不妨挤出半小时回家看看。在父母身边坐一会儿,听妈妈唠叨唠叨,给爸爸倒杯茶,他们就会欣喜不已。
      同一个小区:多回去做点家务,买东西都买双份。
      在同一个小区或同一栋楼,小夫妻就会常到父母家去,然而,大部分小夫妻去的目的就是“蹭饭”。老人们当然并不介意一顿饭,但是他们不需要你们给他们增添那么多的负担,因为你们,他们要加倍忙碌。
      方式一:常过去看看。即便是蹭饭,也要自己多动手,多做家务多帮忙,减轻父母的劳动量。
      方式二:买什么好吃的好用的,都请买两份。一份给自己的小家,一份给父母,让他们时时刻刻感觉到你们的孝心。
      同一套住宅:多听听他们唠叨,少倾诉自己的生活压力。
      天天住在一起,小夫妻们难免会觉得老人们唠叨。这也难怪,大多数老人都老来无事,除了儿女们的大事小情,的确没有什么可以惦记的。要想和同一个屋檐下的老人们相处好,也是一门学问。
      方式一:耐心倾听。老人们大都健忘,刚刚唠叨过的事情,可能没几分钟就又说起来了。这时候很多儿女都会找理由起身离开,留下老人们独自惆怅。其实,老人们不要你们给他们荣华富贵,只要你们多点耐心,坐着听他们唠叨完,他们也就满足了。
      方式二:拒绝倾诉。老人们心思太重,儿女们的生活压力很容易给他们造成紧张感,所以,不要向老人们倾诉生活中的烦恼和压力,以免给他们带来心理负担。
      
      【他山之石】
      国外子女,
      婚后与父母相处有方
      
      美国美国的家庭模式基本上是一对夫妇加上孩子的“二代人”家庭模式。在美国人看来,婚姻家庭关系不再为了经济利益、自下而上的需要以及社会责任而组成家庭,而上升为纯感情的需要。夫妻双方在经济上各自独立,只因相爱而结婚,一旦爱情丧失则不可避免地走向分离。
      印度人们喜欢一大家子尽可能住在一起。一项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印度年轻人结婚后愿意与父母同住的比例高达64%,不愿意的只占19%,其余处于两可状态。这说明,传统价值观在印度年轻人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也无形中降低了对住房的需求量。
      荷兰荷兰人一般在18岁就要离开父母独自生活了,就算和父母家仅仅几步之遥,也会自己租房。孩子结婚后依然会和父母保持联系,父母有任何需要他们都会尽量满足,给父母过生日,庆祝各种节日,享受团聚的时光,虽然空间上保持了距离,但是心理上始终贴得很近。
      德国德国人的一大梦想是拥有一栋属于自己的带花园车库地下室的白墙红瓦房。德国有句话:“一辈买地,一辈盖楼。”也就是父亲挣的钱够买下块地,到儿子挣了钱就在地上盖楼。家庭对于德国的已婚人士简直就大于天。周末和假期只属于家庭,如果你想周末和谁碰面,先预约啊,他得看看是不是要陪家人一起过。
      土耳其土耳其老人退休后最大的心愿就是离开城市的喧嚣,搬到郊区或是乡村,回归田园生活。很多土耳其老人一般在退休前就会把养老的地点选好,因此,他们一般不会和子女一起住,子女们平日里会常常去探望父母。
      
      【街头调查】
      回家看看,是不是太难?
      
      张先生(40岁,中学老师)
      我家住房是跃层式,因此,三代同堂。在同一个屋顶下,彼此有个照顾,父母有什么需要,我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赶过去。大家庭一起生活,无论是吃饭还是水电费用,容易形成规模经济效应,也节省开支。当然了,一定有一些不自由的地方,我媳妇穿衣服就有点禁忌,两人世界也不能搞得太大声,连吵架都得出去吵。不过这都是小事情,有父母在身边,我心里踏实,还是比较喜欢和父母住在一起。
      赵先生( 35岁,销售经理)
      我主要出于工作和孩子将来就读考虑,有时间就去照顾双方的老人,毕竟自己有自己的家庭,一起住彼此都累,矛盾也存在,男人夹在中间挺难的。
      林女士(38岁,会计)
      结婚初期,我们因房子问题和婆家住过。可毕竟有年龄差距,生活习惯也不同。遇到挑剔点的婆婆,又不同于自己妈妈,态度稍有不周,婆婆就多想,小姑子还会煽风点火。为此,老公还动手打过我几次。当初差点为这个离婚。为了孩子,我一直忍气吞声。幸亏后来老公又买了房,分开过了。距离婆家远点反而更亲密,婆婆对我也比以前好了。
      李小姐(30岁,护士)
      我老公是独生子,我们住在他父母的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里。公婆都是知识分子,通情达理。我只是感觉缺少自我空间,不是太自由。不过婆婆把我当亲女儿看,一起生活节省开支,也挺照顾我们。遇到好婆婆,一起生活挺好的。
      (调查员/刘霏霏)

    相关热词搜索: 多美 温暖 常回家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