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怎么练擒拿【“冷暴力”痛过“练擒拿”】
时间:2019-01-16 04:49:4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人
最近我接诊的一个婚姻家庭的案例,其中丈夫是警察,一旦与妻子发生争执就对妻子练擒拿,妻子认为再没有比忍受丈夫对自己施暴更加痛苦的事情了。可是,事情真的是这样吗?从没动过手的夫妻就一定关系和睦,生活幸福吗?
其实不然,有很多不幸的家庭并非都打得头破血流,冷暴力会让人更加痛苦。
案例
梅和丈夫是大学同学,在众人眼中,梅的生活是很多女人向往的却也只能是向往,可欲不可及。丈夫的公司做得有模有样,自己辞去了工作在家写作,品茗弹琴惬意得很。最重要的是这么多年以来她和丈夫从未发生过肢体冲突。
可是,梅幸福吗?事实上,她刚刚请了一位律师和丈夫谈离婚。梅说,“3年了,我不能再忍了,我真希望像其他的夫妻一样,两个人能痛痛快快地吵一架,哪怕是打架也行。”这三年来,夫妻俩基本没有发生过激烈的争执,因为一旦有冲突,丈夫就会选择“冷战”不说话,最长的一次甚至两个月没有说过一句话。
她也曾无数次想过离婚,可是每次想到自己的面子、孩子、父母,就放弃了。这一次,她终于下定了决心要和丈夫离婚,否则自己迟早会得抑郁症。
什么是冷暴力?
除了身体暴力和性暴力,“冷暴力”作为精神暴力的一种是比较常见的。上面案例中,丈夫的行为属于比较典型的冷暴力。
所谓“家庭冷暴力”,是指夫妻双方产生矛盾时漠不关心对方,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懒于做一切家务工作等非正式暴力行为。家庭冷暴力实际上是一种精神虐待。
这种暴力一般表现在夫妻之间矛盾虽不诉诸武力,但却通过暗示的威胁、言语的攻击,在经济上和性方面进行控制。彼此有意用精神折磨来摧残对方,使婚姻处于一种长期的不正常状态。这种精神上的折磨和摧残,甚至比肉体伤害更可怕。特别地,精神暴力对妇女的伤害不亚于身体暴力,长期遭受精神暴力容易出现情绪表达障碍和性格扭曲。
文化层次越高“冷暴力”比例越大
尽管身体暴力、性暴力也包含精神暴力的成分,但他们是通过伤害对方躯体进而伤害对方精神的,而“冷暴力”多是一开始就指向精神。也正是由于没有躯体上的伤痕,冷暴力常被人们忽视,但是其发生率却为三种家庭暴力之首。
据统计,八成离婚案件存在着家庭冷暴力,并且多见于文化程度比较高的家庭当中。在发生“冷暴力”案件的人群中,73%以上具有大专以上的学历。
专家分析,一般文化层次越高者,发生“冷暴力”的比例越大。冷暴力把家庭矛盾的对抗由低级的身体虐待转为高级的精神压迫,把躯体对抗转为心灵对抗,把武力较量转为智力、忍耐力的较量,把明显的冲突转为隐蔽的对立。这正是受教育程度较高者更容易发生“冷暴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冷暴力并不意味着比挥舞拳头的粗暴行为高级,因为一样解决不了问题,也没有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对于婚姻家庭来说甚至影响更严重。
对冷暴力说no
看过《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观众都会同情梅湘南的遭遇,痛恨安嘉和的暴戾。其实,在现实婚姻生活中,一些家庭暴力正是由“冷暴力”肇始,日积月累酿成悲剧。
是不是拒绝家庭暴力就相当于要拒绝再和这个人相处,就一定要离婚才能解决呢?其实不然,我们需要找到引起家庭冷暴力的原因,双方为之共同努力就完全能够避免出现家庭冷暴力。也就是说,要想停止家庭暴力事件,需要两个人共同反思并改变自己不恰当的行为,解决引发矛盾的根源。
所谓不幸福的家庭原因各不同。虽然没有办法给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解决办法,但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换位思考着实算得上是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
拯救婚姻先改变认知
在门诊接诊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施暴者最初其实都是受虐者,只是方式不同。例如曾经有一对夫妻,妻子总是抱怨丈夫赚钱太少,丈夫起初还会跟她争辩一下,后来干脆不理装作没听见,再往后妻子一张嘴丈夫就摔门出去过夜不回家了。
冷暴力也是一样,除非一结婚就想着要分开的,任何一种冷暴力都存在一个积累的过程,受虐方需要首先思考自己的不合理行为,才有可能改变整个家庭的关系。
另外,我们会常见被冷落的一方痛苦委屈,她/他们往往会陷入一种思维定式里面,就是觉得自己很可怜,今天的结局都是对方的错。若不是对方那样的做法的话,自己就不至于如此这般,婚姻也不会这样痛苦。
心理学将其称为“合理化”,人们常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合理化。合理化是有积极意义的,它可以有效减轻焦虑,但是同时又存在严重的问题,那就是经常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合理化的人很难正面意识到是自己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当然无法意识到自然没办法去改进,于是失去了自我完善的机会。
所以,如果想要拯救婚姻,首先应该重新认识自己,纠正自己行为中存在问题,与其一味抱怨对于改善婚姻关系没有任何积极意义。
建议
现实生活中常见各种技能的培训班和补习班,但是对于处理婚姻关系这方面的技能却少有相关的培训和辅导班可以上。越来越多的家庭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经营婚姻生活同样需要技能,需要去学习。建议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来提高自己,也可以定期找心理医生做婚姻家庭方面的心理辅导,最重要的还是夫妻双方都有着共同经营好自己婚姻生活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