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图纸下载 > 正文

    骨盆经线的临床意义

    时间:2020-11-20 10:02:0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胡 虹

    摘 要 本文根据多年的临床助产经验体会:应积极倡导自然分娩,提高正常分娩的技能,特别是提高对于骨盆的构造及其各个径线的熟练掌握,方能对是否阴道分娩作出正确的判断及处理。

    关键词 骨盆与分娩有关的部分 骨盆外 内测量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9.091

    骨盆与分娩有关的部分

    骨盆倾斜度:妇女直立时,骨盆入口平面与地平面形成的角,非妊娠时为50°~55°,到妊娠晚期增大的子宫向前凸出,为保持孕妇体位平衡,使骨盆倾斜度增加3°~5°。70°以上为骨盆倾斜度过大。将阻碍儿头入盆,还可因产力方向后移而导致严重的会阴裂伤。采取膀胱截石位或使双腿屈曲紧贴腹部,即可纠正过大的骨盆倾斜度,有利于胎头入盆,避免会阴严重裂伤。骨盆倾斜度过大的临床表现是:①悬垂腹;
    ②骶骨上翘;
    ③跨耻征假阳性;
    ④耻骨联合低平。

    米氏菱形区:该菱形区的两侧顶点为髂后上棘陷凹处,上顶点在第5腰椎棘突下方,下顶点为骶尾关节,1851年,由米夏利斯首先描述,故称为米氏菱形区。检查时孕妇背向检查者站直,注意其形态左右是否对称,若不对称表示骨盆不对称——畸形。正常骨盆米氏菱形区横径为9.4cm,上下径为10.5cm。临床意义:其纵径及横径可反映骶骨的长度及宽度,骨盆浅者上下径缩短。多见于扁型骨盆者。其菱形区上部变短,径线越短,骨盆越扁,顶角成钝角。佝偻病骨盆者因之而使菱形区上半部的三角消失,仅余下半部三角型。类人猿型骨盆的菱形区上部径线变长,顶角更锐。故此区对骨盆形态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骨盆深度:指由入口的髂耻隆突至出口坐骨结节中点的垂直距离,女性骨盆平均为8.5cm,骨盆过深不利于分娩。

    耻弓角与弓下废区:耻弓角也称耻骨下角,由耻骨联合和耻骨体的下缘、耻骨下支及坐骨结节的内侧所形成,正常为90°。其意义:女性与扁平型骨盆的耻弓角宽大。若耻弓角<80°,则骨盆出口面前三角可利用的面积减小,通常把三角内未能被利用的面积称为弓下废区。由于耻弓角过小,胎儿娩出主要依赖后三角,容易造成严重的会阴损伤。过小耻弓角往往伴有骨盆出口横径狭窄[1]

    骶骨:骶骨是骨盆的后壁,其类型,长度都将影响骨盆各平面的前后径。①类型:骶骨分直型、浅弧型、中弧型、深弧型、上凸型及钩型。前4型是按骶骨内面弧度深浅不同分类的;
    上凸型的骶骨上部突出;
    钩型骶骨的上部直,下部弯转如钩状。其临床意义:一般认为中弧型骶骨最有利于分娩,骶骨上段的弧度有利于胎头的衔接与下降,下段的弧度有利于胎头的俯曲与内旋转。直型骶骨:因缺乏弧度,妨碍胎头一系列分娩机转的进行。浅弧型:则界于中弧型与直型之间,对分娩稍有不良影响。上凸型:骶骨妨碍胎头的衔接与下降,即使勉强通过,所需时间必然延长,一旦通过上凸部分,胎头即可顺利下降。深弧型:骶骨因弧度过大,骶岬与骶骨末端均向前突出,使入口及出口面的前后径明显缩短。此种骶骨多发生于佝偻性骨盆中,不利于分娩。钩型:骶骨上部直,缺乏应有的弧度,妨碍胎头的下降与衔接;
    它的下部急骤弯转形成钩状,使出口前后径缩短,妨碍胎头排出。②长度差异很大。上凸型骶骨较长,平均11.4cm,钩型和深弧型较短,平均长度分别为10.2cm和9.9cm。其临床意义:骶骨的长度代表骨盆后部的深度,骶骨越长,骨盆越深,越不利于分娩。米氏菱形区的纵径能间接的反映骶骨的长度。前已述及上凸型骶骨最长,钩型与深弧型最短。故亦可由骶骨的长度推测骶骨与骨盆的类型,扁型骨盆的骶骨一般较短,而猿型骨盆的骶骨则较长。③翘度:指直立时骶骨内面上下端连线与垂直线形成的角度。其临床意义:骶骨的翘度与类型和骨盆各个平面前后径的长短关系很大例如直型骶骨因缺乏应有的弧度使入口面以下前后径缩短。若骶骨翘度较大,则前后径的缩短不会太明显;
    若翘度较小,则前后径缩短即较明显。骶骨翘度与骨盆倾斜度之间也有十分重要的关系,若倾斜度大,骶骨翘度亦大,则骨盆前后壁的内聚现象。若骨盆倾斜度过大而骶骨的翘度不够大时即使骨盆前后壁产生内聚现象,使骨盆入口面以下一系列前后径变短。一般产科工作者对骨盆侧壁内聚很重视,而对骨盆前后壁内聚则重视不够。这一种漏斗型骨盆,中骨盆及出口面前后径有明显缩短时一样可导致难产。若遇中骨盆及出口平面横径较长时,虽稍能弥补前后径短小的不足,但使胎头持续在枕横径而影响分娩机转。

    骨盆外内测量

    骨盆外测量:是了解骨盆大小时重要方法之一。虽然它还不能精确的反映骨盆各个平面的大小,但由于其简便、无伤害性,目前尚无其他方法可以取代,所以仍是产前检查必不可少的内容。为测量的结果尽可能反映客观情况,应估计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软组织与骨质厚度,必要时以内测量校正外测量,如用对角径去校正骨盆入口前后径,一般用马丁氏(Martin)骨盆测量器测量。

    髂前上棘间径、髂嵴间径。临床测量两径线的意义是:间接推测骨盆入口横径的距离,在正常情况下,髂棘间径与髂嵴间径之间,相差常数平均为3.2cm。扁型骨盆中髂前上棘间径与髂嵴间径及坐骨结节间径较女型的长,而骶耻外径则缩短。男型骨盆中髂前上棘间径较女型的短,但髂嵴间径与女型相同,坐骨结节间径明显缩短。猿型骨盆中髂前上棘间径、髂嵴间径及坐骨结节间径均缩短,而骶耻外径增长。髂前上棘间径测定部位与髂嵴间径测定部位之距离在各种类型的骨盆中也有所不同,女型为3cm,扁型≤2cm,男型为3cm,猿型>3cm。佝偻病患者,由于重力影响骨盆变形,髂翼外翻,髂前上棘间径与髂嵴间径相差距离缩小,甚至消失,临床上两者相差在2cm以下方有诊断意义。

    骶耻外径。其临床意义:一般将骶耻外径18cm作为临界值,<18cm时要考虑扁平型狭窄骨盆。骨质厚薄直接影响骶耻外径的大小,单用骶耻外径推断骨盆入口前后径误差较大,故临床上常以桡尺周径做为骨质厚薄指数。我国妇女平均为14cm,>14cm骨质偏厚,<14cm骨质偏薄。当桡尺周径为14cm时,骨盆入口前后径=骶耻外径-8cm,桡尺周径每增加1cm,骶耻外径要多减0.5cm。桡尺周径每减少1cm则少减0.5cm,如桡尺周径15cm者减少8.5cm,16cm者减9cm;
    相反13cm者减7.5cm,12cm者减7cm。

    骶耻内径(对角径):正常值为12.5~13cm,减去1.5~2cm即入口前后径。骨盆入口平面下一系列的前后径可因骶骨为直型,翘度又不大,而骨盆倾斜度过大时而缩短。使骨盆前后壁内聚成漏斗型,怀疑有这种情况时最好在作对角径之后,将两指顺着骶岬向下直至骶骨末端,所经过的任何水平都不应触及骶骨前面,因正常的中骨盆与出口的前后径均比入口面大,若触及骶骨证明在这个水平的前后径缩短。上凸型骶骨在骶岬下可触及第2骶岬。

    中骨盆前后径:测量方法与对角径相同。但定点不同,先确定骶尾关节,然后内外指尖循此关节向上,越过一节(约向上1cm)即到测量的后据点,骨盆中段前后径平均值为12.2cm。

    坐骨棘间径:可划分三级以表示坐骨棘间径之长短:Ⅰ级坐骨棘较平坦,Ⅱ级中等度突出,Ⅲ级为尖锐突出。

    中骨盆后矢状径:可以坐骨切迹底部宽度代表。如仅能容纳2指或不到2指,则属中骨盆有狭窄,该径线以肛门指诊较为准确,因此常用肛查了解坐骨切迹宽度。在临床工作中可借下列标准以诊断中骨盆狭窄:①坐骨棘突出Ⅱ度或Ⅲ度;
    ②坐骨切迹底部宽度≤4.5cm;
    ③耻坐径,耻骨联合下缘至同侧坐骨棘的距离≤8cm;
    ④骨盆出口横径<7.5cm。具有其中3项及3项以上即可诊断为中骨盆狭窄[2]

    参考文献

    1 李巨,主编.产科理论与手术.沈阳:辽宁技术出版社,1998,8:1-7.

    2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编辑.难产与围产.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83:6-15.

    相关热词搜索: 经线 骨盆 临床意义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