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与森林”及“唯负面是从”_先看森林再看树木
时间:2019-02-02 04:34:2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人
上周末,研究院受委托邀请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主席团秘书长郝时远(原为社科院民族研究所所长)为中央国家机关司处干部演讲当代世界与中国的民族问题。他讲到“疆独”问题及7•5事件中热比娅的煽动作用时谈到,其实美国人也知道热比娅不过是中国社会的一个暴发户,与美国的暴发户没有很大差别,只不过是因为她反对中国政府,从而得到了美国政府的青睐与支持而已。他得出结论说:美国政府以及一些西方国家政府其实在奉行一个简单的非此即彼的逻辑:凡是反对中国政府的人,都是美国政府的朋友;凡是支持中国政府的人,都是美国政府的敌人或者对手。
无独有偶,最近国人推崇的一本书,叫做《中国震撼》,是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维为的著作。他至少讲到了西方报道存在着的两个普遍性问题: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二是只要负面,不要正面(这和我们前些年的“报喜不报忧”形成反衬)。所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作者举例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英国广播公司对英国和美国的电视观众作了调查,结果发现60%的观众认为中国人民是“受压迫的人民”,因为他们获得不了关于中国的客观与全面的报告。由此追溯媒体,他们在报道和描述中国的某一具体事件时可能还算准确,但对中国的各种报道结合起来给人的印象往往却陷入谬误,作者认为这里恐怕有个哲学理念上的差异,中国人的哲学观点总是从总体看个体,西方哲学观一般只重个体,结果就造成了认知上的巨大差别。依笔者看,不完全是撰写理念的差异,而是新闻的非理性问题。
所谓只要负面,不及正面,作者描述道:从新闻自由的理念来说,消极报道、批评性报道似乎是西方推崇的新闻理念。作者举了一个例子:一位德国汉学家编译了一本中国作家的短篇小说集,想在德国一家主要报纸上发一篇评论文章,介绍这本书,但报社的编辑告诉他,除非是中国持不同政见者的作品,否则德国读者不会有什么兴趣。这位汉学家很惊讶地说,可这些作家在中国有无数读者呀!但那位报纸编辑还是摇头。一位英国朋友对作者讲,英国人脾气古怪者多,除了与英国太阳少有关,恐怕也和媒体“消极报道综合症”有关。
这两种新闻现象都是新闻的非理性现象,至少是新闻的非辩证理性现象。从辩证理性的一般角度来看,森林当然是由一棵一棵树木组成的,是离不开一棵一棵树木的,但是树木毕竟不是森林,也不简单地等于森林。一棵树木的性质与一片森林的性质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两者之间不可能划等号,从一棵棵树木中归纳抽象出的性质,比每一个树林更丰富、更准确、更科学,甚至能矫正个体的不真实性。以此来判断、把握每一棵树木的性质、功能,恰如其分地用好每一棵树木,这是辩证理性的要求,而那种用树木代替森林的报道,绝对是形而上学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从辩证理性的角度来看:负面的现象、社会阴暗面的问题,当然应该给予报道,不应回避,不仅如此,还应有更深入的报道,以查其原因,给予披露,促其改正,促其减少。从而使我们正面的东西、光明面的空间不断地增加,不断地扩大。但这决不是,也决不应该是唯负面报道,唯阴暗面报道为能事,而且崇尚越负面越能解渴,越阴暗越有读者,完全拒绝光明面和正面的东西。这其实是陷入了片面主义的泥坑,不能不说是新闻报道的悲剧。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实事求是,好的就说好,坏的就说坏,说坏的目的是为促其变好,说好的目的是为了更好。
当然西方在新闻方面的非理性表现,除了和他们的久已生成的新闻观念有关之外,还和他们的价值观有关。相当一部分西方人士,从骨子里不希望看到一个东方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文明崛起,但是为什么会有这种情绪呢?媒体的只要树木、不要森林的报道,只及负面、不取正面的报道等诸如此类现象,新闻的非理性问题要承担主要的责任。这种非理性报道与民众的意识,与政治家的政治理念是互为因果关系的,也取得了互为加强的效果。看来,要打破这种根深蒂固的偏颇,西方媒体应该有勇气走出这个怪圈,政治家也应反省自己的偏见与狭隘。
辰 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