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奖项_好莱坞各大奖项开跑 观众见面会成宣传重点
时间:2019-01-02 04:42:2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人
看过电影后再推荐给别人才真正有说服力,互动越多,电影引发的关注就越广 刚刚过去的圣诞及新年假期,让许多人都好好休闲放松了一番,好莱坞的各位明星和电影人则与普通人不同,他们刚经历完“冲奥”的第一阶段的各种宣传造势,一个个精疲力竭。
本来就经常奔波的电影人,前一阵子全都化身空中飞人,除了相关的宣传活动外,各种有关无关的秀场也要出席。总体来说就是:只要是能见到评委的场合就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媒体见面会、观众见面会更是让他们没有喘息休整的时间。
2008年12月26日,5810张奥斯卡评委选票正式寄出,在随后的一个月时间里,这些选票将决定第81届奥斯卡的入围名单。过去两个月,意图冲击奥斯卡影片的宣传活动渐入高潮,也正是为了这些选票中,媒体招待会、采访、聊天节目都化身为宣传电影的场所,电影人几乎是在直接对奥斯卡评委呐喊:你们一定要看我的电影!
观众见面会成宣传热点
传统观众见面会的形式是:先放影片,然后由主持人提问15分钟,剩下15分钟留给现场观众。这一宣传形式已经有将近十年的历史了,不过以往的见面会都没有今年这般数量如此多、规模如此大――一部电影在年底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安排25到35场见面会是相当平常的。不少电影公司都发现,观众见面会这种形式有诸多好处,近距离的与观众接触,在推广方面可以事半功倍,而在经济环境不好的前提下,这种推广方式还能节约成本。
索尼经典(Sony Pictures Classics)影业的联合总裁迈克尔・巴克尔曾总结说:“一对一的互动最为有效,特别是今年不少电影的情节都比较复杂。”一般来说,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是宣传新片的最佳策略,看过电影后再推荐给别人才真正有说服力,互动越多,电影引发的关注就越广。
那么,电影人有多爱这种形式呢?看看这些大明星赶场的程度就知道了。
影星休・杰克曼的一天经常是这样度过――早9点起床,参加《澳大利亚》(Australia)的媒体招待会,下午录两档晚间播出的访谈节目,晚上出席两场媒体问答会,最后一场通告常常是夜里11点钟才刚刚开始。
杰克曼这种还是日程安排比较从容的,不少演职人员在新片上映的那段时间里,都是一场还没赶完下一场又压上来。凯特・温斯莱特、拉尔夫・菲因斯、莉娜・奥琳(Lena Olin)几位主要演员加上制片人唐娜・吉里奥蒂(Donna Gigliotti)连《生死朗读》(The Reader)的纽约首映都参加不完,就要赶着去出席媒体问答会。《蜜蜂的秘密生活》(Secret Life of Bees)的制片人劳伦・舒勒・唐纳(Lauren Shuler Donner)和导演吉娜・普林斯(Gina Prince-Bythewood)则在某剧院的活动上中途离席,因为他们要马上赶去参加另一家剧院即将开始的另一场媒体问答会。
曾主演《英国病人》等片的英国女星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目前正在百老汇的舞台剧《海鸥》(The Seagull)中挑大梁,每周演出六场,但为了索尼经典的法语片《爱你久久》(I" ve Loved You So Long),依然会拿出仅有的周一休息日录节目和参加各种活动,一晚上排两三场是平常事,这些活动的影像当然也不会浪费,电影公司会加工成花絮收入DVD送给奖项评委。
见面会的形式增强了点映的效果,培养了观众,同时对于电影人来说也乐于接受。从没听说过哪个电影人抱怨过参加记者招待会,这比接受单个记者采访更好,因为可以避免同样的问题被问上无数遍。
当然,由于是观众发问,活动上常会有意料之外的问题出现,比如在《返老还童》(Benjamin Button)的某个派对上,皮特就被一位金发姑娘追了一晚上,非要向他倾诉为什么自己不喜欢这部电影;而在某场见面会上,更有观众扔开电影不管,直接就问起了皮特和妻子安吉丽娜・茱莉最近的关系如何。
但大多数的电影人都可以应对这些意外,赶场再多也能保持非常职业的态度,有些甚至还有些意犹未尽。
宣传活动火热 目的为何
日程排得满满的众位影人中,也有一个例外:肖恩・潘。这位在2007年多次出现在见面会上推销其自导自演的《荒野生存》(Into the Wild)的怪才小生,可能是受了只获得一项奥斯卡提名的打击,今年颇有些消声匿迹的意思。
但这也正提出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这些活动类的夺奖策略能有多大效果?回答是:虽然输赢各半,但对于电影公司来说,无所不用其极这个信条是永远不变的。
2002年,阿德里安・布罗迪带着《钢琴家》(The Pianist)出现在各种招待宣传活动上,结果那一年他如愿加冕了奥斯卡影帝;但同样是这部片子,导演罗曼・波兰斯基甚至人都不在美国,一样拿到了最佳导演的小金人。
同年,米拉麦克斯为马丁・斯科塞斯的《纽约黑帮》(Gangs of New York)安排了大量宣传活动,而业界人士认为,正是造势过火才导致这部片子反而没有得奖。到了2006的《无间行者》(The Departed),斯科塞斯变得异常低调,一天到晚行踪成谜,几乎不出现在媒体面前,这一次也倒是拿到了大奖。所以,有人不禁要问,学院的评委们投票,到底是由宣传策略左右,还是取决于作品本身?
导演艾德・茨威格(Ed Zwick)同样是参与这种问答车轮战的主角之一。他带着派拉蒙优势(Paramount Vantage)的战争片《反抗》(Defiance),在协会的见面会和贝弗利山工业派对上穿梭,在他看来:“从艺术家向商人转变并不容易,这是美国风格的代表,一切都有竞争,就连艺术家也要互相竞争。”
英国导演同时也是知名演员的艾玛・汤普森负责的是影片《哈维的最后机会》(Last Chance Harvey),这部电影由序曲影业(Overture)制作发行,由她本人与达斯汀・霍夫曼共同主演,对于得奖,艾玛有些不以为然:“我们这样是为了娱乐大众。我们不是说非要得奖,这不是关键问题。倒不是说我反对设奖、冲奖之类的事,恰恰相反,这是我职业生涯中最与众不同的组成部分。我只是觉得这种闹哄哄的竞争势头、这种宣传自己的执着,并不有益于个人的创作能力。”
无独有偶,梅丽尔・斯特里普在ABC电视台的某次谈话节目中也说过:“我非常厌恶现在这种为了得奖而搞出的各种活动。我觉得这有违奖项的精神。现在这些活动都像选举似的,似乎非要这样才能得奖。我认为各类奖项应该是对某个人或团体能力的肯定,而不是比你的宣传活动有多好、往里砸了多少钱。”
话说回来,不管这些人嘴上怎么说,他们的行程表还是一样满满当当,该出席的的活动一个也不落下,几乎所有的明星和电影人都是如此。就连曾经对得奖嗤之以鼻的伍迪・艾伦,在这几年也参与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