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虹的郁闷 潘虹个人资料
时间:2018-12-30 04:47:5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人
在一部隔了时光的老电影里,我看到了女人在这个社会上挣扎的痛苦与无奈。 那是1988年,潘虹主演的《井》。 在女主角徐丽莎的身上,我看到了现实生活里潘虹的影子。
徐丽莎的不幸是因为她是事业型的女人,而这个社会给予女人与男人的定位是不同的。男人在事业上成功了,就是一个幸福的男人;女人如果仅仅是事业上成功,并不意味着她会幸福。
徐丽莎是一个事业型的女人,婚后不为婆婆与丈夫理解,她的心里只有科研课题,因为不擅长家务常被婆婆抱怨,这样的抱怨后来演变成一种精神上的折磨。
徐丽莎说:生活里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呢?抓到什么是什么吧。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到“十年动乱”之后,徐丽莎终于成功了,她与助手研制的新药获得肯定,但这一切并不能改变她婚姻的不幸。挣扎中,她提出离婚,被一次次拒绝。在周围环境的压力下,她只能维持痛苦的婚姻,与一个自私沉闷的男人生活在一起。
她成功了,却无法在窒息的家庭生活里感觉到快乐。成功真的能改变一个女人的命运吗?徐丽莎内心的寂寞无法缓解,在无以摆脱的家庭摧残下绝望了。能让她重新找到自己的,并不是事业而是爱情。当她对爱情的憧憬也破灭时,她选择了毁灭自己。
现实生活里的潘虹,用她的半生,再次验证着这样一个问题:女人在这个社会上活得会比男人更辛苦。
24岁的潘虹与米家山结婚时,米家山问她:你希望得到什么?她说:成功。那时,年轻的潘虹以为成功就会让她幸福。经历坎坷的她,太需要幸福了。
她很小的时候,就因为右派父亲饱受同学欺负。她11岁时,41岁的父亲自杀,她独自去领父亲的骨灰。那时,她以为能让她幸福的,惟有成功。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努力,她成功了,可是,那仅有的8年婚姻却像烙印一样,让她的眼神总是那么伤感。在后来的多次采访中,她一次次提到米家山的名字,甚至说她不再结婚是为了让米家山看到她活得并不好,如果她活得不好,他还会快乐吗?
潘虹说:“当我作为一个演员被社会认可了以后,我身边的东西其实都有点虚无飘渺,我的客厅增添的不过是一座又一座的奖杯,我的书房里多的不过是一张又一张的碟,但这些东西和我是没有生命呼应的,在这样的空间里,除了寂寞和孤独,是找不到快感的。我又不是男人,我并不热衷于在事业的疆场上奔波。”
这让我们看到,这个社会对女性的角色定位,以及女人对自己内心的期待都要高过男人。男人只要事业有成,就可以扬眉吐气,也会有更多的选择与机遇;女人不是。传统的世俗无法让女人摆脱家庭第一的观念。
钻石王老五炙手可热,而女人说得再好听,也就是个五星级剩女。能够跳脱生活的,也是需要爱情的张曼玉。无论怎样,在这个社会上,男女不可能做到平等。就如现在的有钱男人选择女人已不仅仅要求是个花瓶,他们更希望这个花瓶还很能干,这能干包括在厨房里与谈判桌上都强。
男人很少为爱情放弃事业,就如剧里的童助理,为了出国,他放弃的是与徐丽莎萌生的爱情。潘虹说:“我想,能替代我对事业执著和热情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爱情。当我觉得有一个男人在我生命里的分量要大过我的事业的时候,我一定会百分百地和他一起好好去过日子。”
成名后的潘虹,所希望的,也不过与《井》里的徐丽莎一样,希望能有一个重过她生命的男人出现,这样,她的眼神里才能不再有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