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观后感悟
时间:2021-11-08 13:47:5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人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观后感悟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观后感悟1
7月1日,建党百年庆祝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七一”重要讲话高屋建瓴、视野宏阔、精辟深刻、震撼人心,让我们受益匪浅。纵观百年党史,从建党时的开天辟地,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的惊天动地。中国既有翻天覆地的“山乡巨变”,也有持之以恒的“亘古不变”。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读懂“变”的背后是始终如一的“不变”,把握好“变”与“不变”的时代规律,更好地坚定理想信念、厚植为民情怀、牢记使命担当。
百年来,变的是时代面貌,不变的是理想信念。从新中国成立前的破壁残垣,到改革开放之后的高楼林立,中华大地发生了掀天揭地的百年巨变。然而不论时代面貌如何改变,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始终没有改变。从“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到“共产党人意志是钢铁”的江竹筠;从“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县委书记榜样焦裕禄,到“深埋功名,甘当公仆”的张富清。正是千千万万如他们一般坚守理想信念的英雄模范,在外国入侵时抛头颅、洒热血,在外交激烈交锋中捍卫国家尊严,在新中国建设时期自立自强、艰苦奋斗,才有了如今的国富民强、山河无恙。
百年党史昭示世人,不论时代如何变化,心中的理想信念不能改变。正因为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人才一次次地从挫折苦难中奋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叹的人间奇迹。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时刻补足精神之“钙”,筑牢初心堤坝,不断修正理想航向标,拧紧信念总开关,确保理想信念底色正、成色足、坚如磐。
百年来,变的是发展速度,不变的是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意味着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要放缓,但无论发展速度如何改变,改变的本质一定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为民初心。从新中国成立时的一穷二白到现在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从崎岖泥泞的小路到宽敞明亮的柏油路,从“一个都不能少”的脱贫攻坚战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疫情防控战……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有由变大、由弱变强,就是因为我们始终把“人民”铭刻心间,始终做到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
当前正值两个百年交汇、两个大局交织、两个五年交接的关键时期,广大党员干部要厚植“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时刻牢记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始终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百年来,变的是生活质量,不变的是使命担当。从“吃不饱饭”到“刚过温饱线”再到“衣食无忧”,从马车到自行车再到小轿车,国人生活质量的变化显而易见。但这些变化的背后,是不变的使命担当。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不管前方多么艰险、道路多么崎岖、考验多么严峻,我们党都矢志不渝、前仆后继、接续奋斗、砥砺前行。一代代共产党人写下了“最励志的创业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当今世界殊”的人间奇迹。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面对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广大党员干部更应立足本职工作、主动作为,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见效,把时代赋予的责任担当起来,以“战”的姿态,“拼”的精神多干事、干成事。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观后感悟2
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主旨讲话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接续奋斗,推动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坚持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命运与共,在世界大局和时代潮流中把握中国发展的前进方向、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繁荣。
传承“和而不同”的文化血脉。“和而不同”,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引用的一句名言,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智慧。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倡导“团结合作,和谐共生”的执政理念,长征路上刘伯承与小叶丹于彝海结盟成为民族团结的美丽礼赞,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两党合作,建立统一战线,最终实现了人民独立和民族解放,新中国刚成立,多党合作进行政治协商,周总理在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打破新中国外交僵局,让世界认识中国。中国共产党正是在“异”的分歧中找寻“同”的和谐,在“差”的背离里看到了“共”的统一,一步步蓬勃齐心奋进百年。
发扬“合作共赢”的开放发展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曾宣告,“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从建立经济特区,吸引外资外企,到加入世贸组织,再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中国不断寻求开放发展,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同世界不断深度融合互利合作,越来越多的世界各国人民认识中国、肯定中国,同中国交流合作,中国为世界共享共赢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中国快速发展的道路上遍布着合作交流的纪念碑,我们在南南会议上呼吁合作、同各国领导人友好访问交流,联合国会议上参与协商全球事务等见证了中国友好共商共享共建的全球治理理念。一个开放合作、友好发展的中国形象不断深入人心,“中国号”巨轮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不断前进,乘风破浪、傲立潮头、驶向未来。
坚持“自由人联合体”的马克思主义愿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指出“我们要担负起引领方向的责任,把握和塑造人类共同未来”,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为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的愿景不断奋斗。中国践行新冠疫苗全球公共产品的承诺,向国际社会供应超4.8亿剂次疫苗,向近100各国家提供疫苗援助,50多个国家,继承发展“自由人联合体”,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积极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中国共产党作为大党的大格局、大胸怀,通往人民幸福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友好合作,共同建设的目标却是一致的,实现对美好生活目标的向往是共通的,建立和平发展的世界希望是相同的,这也是能够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心所在、基础所依。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中国共产党一直在实践履行之中,也有信心和实力去成为实现这一远大理想,不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百年奋进路,和合共生史。中国共产党在合作共赢中走来,不断凝聚共识,团结齐心,铸就辉煌成果,也必将在和谐发展中成就更伟大的明天。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观后感悟3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指出,中共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一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史,本质上就是其带领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知其史方能激其志,激其志方能尽其责。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学好党的百年历史,应是新时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党史学习中品真理之甜,树立“实事求是”好作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主要内容和鲜明特征。翻开党史,毛泽东同志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战略方针,为我党的革命军队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内外交困的现实国情下,邓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继而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开辟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党员干部应在学好党史中强化科学认知,坚持真理,树立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既能立足当前实际,又能着眼长远布局。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坚守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善于从调查研究中掌握真情况、发现真问题,既听群众的顺耳话,也听群众的逆耳言,在为民解决一个个难题中干成一番新事业,干出一片新天地。
在党史学习中悟立党之本,永葆“人民至上”好情怀。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徜徉党的史海里,不难发现共产党与人民群众始终患难与共、唇齿相依,具有不可割舍的血肉联系。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刻在心中、扛在肩头。革命年代里,无数党员先烈为了人民不受剥削和压迫,毅然决然地向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建设年代里,无数党员前辈为了人民不受饥饿和严寒,前赴后继地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在病毒与洪水面前,永远把安全留给人民,把危险留给自己。党员干部应在学习党史中感悟“人民”二字的千钧分量,永葆为民情怀,践行为民宗旨,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做实、做细,将造福人民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努力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谋新篇。
在党史学习中明时代之责,胸怀“勇于担当”好气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从“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从“两弹元勋”邓稼先到“天眼之父”南仁东;从“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到“时代楷模”钟南山。无数共产党员前赴后继,用对党之忠、为民之诚交出了一张张满意的时代答卷。党员干部应在学好党史中明确初心使命,不断增强担当意识,练就过硬的“铁肩膀”,涵养“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毅,在乡村振兴和谋篇“十四五”新征程中,不拘泥于老思路和旧模式,不为条条框框所束缚,在重难点工作中积极挑担子、主动抓落实,争做勇担当的“劲草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