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读后感精选范文
时间:2021-11-09 08:47:2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人
《目送》读后感精选范文
《目送》读后感精选范文
每一个人都是独自来到这个世界上,然后又独自离开。来到人世间走这一遭,会遇到很多人,和很多人相伴走过一段路程,但最终还是要回到自己的轨迹上。这就注定了在人生旅途中一场又一场的目送,正如作者龙应台在《目送》题记中所写:“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虽然为人父母者都明白,从孩子出生的哪一天起,我们便与他们注定要渐行渐远。我们能拥有的也不过是孩子生命中短短的十几年的时光罢了。但当真的这个时刻来临时,多少还是有点失落。
回想自己的人生,也是从牵着孩子幼小的手、到青春后期,目送孩子与自己的渐行渐远的背影;想想自己也曾是父母眼前一去不返的背影。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肖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新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世间几乎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可是,唯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以“分离”为目的。我们真的没法照顾孩子一辈子,所以只能希望孩子能够尽快独立,尽快学会单独面对风雨。只要孩子能够在社会上过得快乐、富足、安定,就是父母最大的成功。
看透了,想通了,目送就是预示着长大,目送就是预示着成长。如今我们能给孩子的爱,就是在他们需要时,从未缺席,在它们飞翔时从不羁绊,静心地陪伴他们每一刻,然后望着他们渐行渐远的身影。
《目送》读后感精选范文
龙应台女士“人生三书”之《目送》,该书在我看来更像是由一篇篇她自己的随笔文章而组成。用文字记录自己的生活点滴,情到所处觉得该写点什么了就拿起笔纸大笔一挥,随时随地,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也是我一直想要追求的境界。
这本书里面的文字描写十分细腻,也有众多充满真情实意的句段,读来令人充满暖意、温馨和感动。目送母亲的衰老,见证父亲日渐病重直至逝去,字里行间都能流露出自己的不舍和无奈———当至亲的生命逝去时,意味着在自己余下生命长河中再也见不到他们的身影,仅仅存在在自己记忆中,无不令人惆怅。
在与其母亲相处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反映出龙应台自己是多么的温柔和善良,完全是中华传统文化里面“贤妻良母”的真实写照。
在写到自己年龄增大时(尤其是过渡到中年时),身边人和物的变化,我自己总是感同身受,感到自己仿佛也身处那个年龄段随着老了。
在陪伴自己父亲的过程中,也让读者们逐渐感觉到其父亲的生命逐渐消耗殆净,尤其是最后送其父亲的棺椁重返大陆故里,采用传统的方式安葬,这样的结局似乎掩盖了生命最后时光的脆弱和痛苦,感到心里平静和安宁了许多。
读书笔记
1、在这黄狗当街懒睡的安静小镇上。
2、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3、爱情必须转化为亲情才可能持久。
4、所有其他的人,会经历结婚、生育、工作、退休,人生由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幸福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尔的兴奋和沉默的失望中度过每一天,然后带着一种想说却又说不出来的“懂”,做最后的转身离开。
6、如果我们是好友,我们会彼此探问,打电话、发简讯、写电邮、相约见面,表达关怀。如果我们是情人,我们会朝思暮想、会嘘寒问暖、会百般牵挂,因为,情人之间是一种如胶似漆的黏合。如果我们是夫妻,只要不是怨偶,我们会朝夕相处,会耳提面命,会如影随形,会争吵,会和好,会把彼此的命运紧紧缠绕。
7、这么常地来来去去,这么常地说“你保重”,然而每一次说“保重”,我们都说得那么郑重,那么认真,那么在意,我想是因为,我们实在太认识人生的无常了,把每一次都当做可能是最后一次。
8、他,有时是她,时不时来一个电话,电话絮絮讲完了,你轻轻放下听筒,才觉得,这其实是个“相见亦无事,不来常思君”的电话,什么事都没有,扯东扯西,只不过想确认一下你还好,但是一句思恋的话,都没有。
9、她手背上的皮,抓起来一大把,是一层极薄的人皮,满是皱纹,像蛇蜕掉弃置的干皮。我把新西兰带回来的绵羊油倒在手心上,轻轻揉搓这双曾经劳碌不堪、青筋暴露而今灯尽油枯的手……效果,看起来确实有点恐怖,像给僵尸的脸颊上了腮红。(龙应台的母亲)
10、人,一个一个走掉,通常走得很远、很久。在很长的岁月里,只有一年一度,屋里头的灯光特别灿亮,人声特别喧哗,进出杂沓数日,然后又归于沉寂。留在里面没走的人,体态渐孱弱,步履渐蹒跚,屋内愈来愈静,听得见墙上时钟滴答的声音。栀子花还开着,只是在黄昏的阳光里看它,怎么看都觉得凄清。然后其中一个人也走了,剩下的那一个,从暗暗的窗帘里,往窗外看,仿佛看见,有一天,来了一辆车,是来接自己的。她可能自己锁了门,慢慢走出去,可能坐在轮椅中,被推出去,也可能是一张白布盖着,被抬出去。(家的变化)
11、和人做终身伴侣时,两个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曾经是异国大学小城里一间简单的公寓,和其他一两家共一个厨房。窗外飘着陌生的冷雪,可是卧房里伴侣的手温暖无比……
12、我把大灯打开,她的幻觉消失,灯一灭,她又回到四十年前既近又远、且真且假的彷徨迷乱世界。
13、朋友用她纤细的手指夹着红酒杯,盈盈地笑着。五十岁的她,仍旧有一种烟视媚行的美,丰润饱满的唇,涂了口红,在杯口留下一点胭脂。她正在问你,要不要加入她的“俱乐部”。
那是“树海葬俱乐部”。会员自己选择将来要树葬还是海葬,要不要告别式,要什么样的告别式,死后,由其他会员忠实执行。你说:“我怕海,太大、太深不可测,还是树葬吧。”她笑说:“海葬最省事。
你又认真想想,说:“可是树葬也不代表可以随便到山上找棵树对不对?你还是得在公家规定的某一个墓园里的某一株树下面,对不对?你还是得和很多人挤在一起,甚至于和一个讨厌的人作隔壁那棵树,对不对?”
14、弟弟踱了过来,我们默默对望;是的,我们都知道了:妈妈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个有邮递区号,邮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间,而是一段时光,在那个时光的笼罩里,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闹、厨房里正传来煎鱼的滋滋香气,丈夫正从她身后捂着她的双眼要她猜是谁、门外有人高喊“限时挂号拿印章来”……
妈妈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
15、可是我感到丝丝不安。毕竟文明和野蛮的中隔线,薄弱,混沌,而且,一扯就会断。
16、然而在狱中等候死亡的戈林(纳粹德国的空军大元帅,希特勒的指定接班人),对人民与领袖之间的权力从属关系,说过一番深刻的话:
一般人当然都不愿有战争,不论是俄罗斯、英国、美国或德国。那是当然。但是,做决定的总是政治领袖,把人民拖着走是个简单不过的事,不管是民主还是法西斯专政,不管是议会制度还是共产独裁。不管有没有声音,人民是很容易被领抽使唤的,实在太容易了。你要告诉他们外面有敌人威胁,然后把反对战争的人全打为“不爱国”或说他们使我国陷于危机,就行了。这一招,可是在哪个国家都一样啊。
17、(龙应台写其父亲)
我们不知道,这个出生在南岳衡山脚下的孩子是怎么活下来的。xx的冬天,很冷;下着大雪。孩子的家,家徒四壁。
我们不知道,七岁的父亲是怎么上学的。他怎么能够孤独地走两个小时的山路而不害怕?回到家时,天都黑了。
我们不知道,十六岁、稚气未脱的父亲是怎么向他的母亲辞别的;独生子,从此天涯漂泊,再也回不了头。
我们不知道,当他带着宪兵连在兵荒马乱中维持秩序,当敌人的炮火节节逼近时,他怎么还会在夜里读古文、念唐诗?
我们不知道,在一九五五年夏天,当他的船离开烽火焦黑的xx岛时,他是否已有预感,从此见不到那喊着他小名的母亲;是否已有预感,要等候四十年才能重新找回他留在家乡的长子?
我们不知道,当他,和我们的母亲,在往后的日子里,必须历尽千辛万苦才能将四个孩子养大成人,当他们为我们的学费必须低声下气向邻居借贷的时候,是不是曾经脆弱过?是不是曾经想放弃?
我们记得父亲在灯下教我们背诵《陈情表》。念到高龄祖母无人奉养时,他自己流下眼泪。我们记得父亲在灯下教我们背诵《出师表》。他的眼睛总是湿的。
我们记得,当我们的母亲生病时,他如何在旁奉汤奉药,寸步不离。
我们记得他如何教我们堂堂正正做人,君子不欺暗室。我们记得他如何退回人们藏在礼盒底的红包,又如何将自己口袋里最后一叠微薄的钱给了比他更窘迫的朋友。
我们记得他的暴躁,我们记得他的固执,但是我们更记得他的温暖、他的仁厚。他的眼睛毫不迟疑地告诉你:父亲的爱,没有条件,没有尽头。
他和我们坚韧无比的母亲,在贫穷和战乱的狂风暴雨中撑起一面巨大的伞;撑着伞的手也许因为暴雨的重荷而颤抖,但是我们在伞下安全地长大,长大到有一天我们忽然发现:背诵《陈情表》,他其实是在教我们对人心存仁爱;背诵《出师表》,他其实是在教我们对社会心存责任。
兄弟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仁爱处人、忠诚处事,但是那撑着伞的人,要我们辞别,而且是永别。
人生本来就是旅程。夫妻、父子、父女一场,情再深,义再厚,也是电光石火,青草叶上一点露水,只是,在我们心中,有万分不舍:那撑伞的人啊,自己是离乱时代的孤儿,委屈了自己,成全了别人。儿女的感恩、妻子的思念,他已惘然。我们只好相信:蜡烛烧完了,烛光,在我们心里陪着我们,继续旅程。
在一条我们看不见、但是与我们的旅途平行的路上,爸爸,请慢慢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