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图纸下载 > 正文

    [浅谈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商业银行有哪些

    时间:2020-02-06 08:53:1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浅谈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一、个人消费信贷的概念

    消费信贷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一项新兴业务,它是指借助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以消费者的信用及未来的购买力为放款基础,按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规定,对消费者个人发放的用于购买消费品或支付其他与个人消费相关费用的贷款。是一种由金融机构向消费者提供资金,用以满足消费需求的一种信贷方式。个人消费信贷的贷款对象是个人,贷款用途是用于消费,目的是提高消费者即期消费水平,有利于消费者合理安排终生消费。

    二、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状况

    自1999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发出《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以来,我国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伴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国家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政策的指引以及国有银行改革发展的推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的质押贷款到现有的多品种创新,逐步发展壮大起来。根据香港金融管理局2005年3月的报告(《亚洲区的个人信贷增长情况》),我国个人信贷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已经由1999年的1.7%,2000的4.8%,发展到2001的7.14%。截至2004年6月,个人信贷组成项目中,住房按揭贷款占83%,信用卡占6.4%,其他占10.6%。个人信贷总额占各类贷款总额的百分比由1999年的1.5%,发展到2000年的4.3%,2001年的6.2%,2002年的8%,2003年更达到10%。由此可见,个人消费信贷正在长足发展。

    三、制约个人消费信贷发展的几个问题 

    随着消费贷款规模的不断扩大,该项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也逐步暴露出来。

    一)城乡居民消费意识较弱,直接影响了个人消费信贷的营销。首先是消费观念滞后。当前绝大多数居民还没有形成消费信贷的习惯,消费理念仅仅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一些消费方式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落伍于其自身经济条件,“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仍被视为奢侈的行为,因而潜在的购买力转化为现实购买力的渠道不够畅通。二是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因素的不断变化,企业被重组、被民营,职工下岗呈不断扩大之势,大量“下岗”人员已形成了一个新的城镇贫困人口群体。这部分居民连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成问题,更不要奢望其在增强消费意愿上有所作为。三是个体经营者,可以说,这类居民是最具购买力的消费需求者。但从对某县级市的调查来看,近年来,由于社会购买力普遍不足,各项税费明降暗升,负担不断加重,成本费用增加,相当部分个体经营者所得收入也仅够维持生活而已。其四,不确定因素在增加。随着住房制度、医疗、养老保险、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过去基本上由政府和企业提供保障的东西,现在得由城乡居民全部自负或部分承担,与居民未来生活密切相关的住房、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等不确定因素增加,势必影响居民的收入预期和消费信心,使其消费行为更加慎谨,导致即期消费意愿减弱,储蓄意愿增加,这是造成消费信贷及需求异常疲软的最根本原因。

    二)信贷政策及环境不配套导致银行限贷、惜贷。首先,法制环境不健全,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影响了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我国现行法律条款基本上都是针对法人制定的,很少有针对消费者个人贷款的条款,对失信、违约的惩处办法不具体,这使得银行开办消费信贷业务缺乏法律保障,对出现的问题往往无所适从;
    涉及交易与抵押贷款的有关法规尚不健全,由于缺乏强制性保障,一旦发生违约不良,实际的处置变现极为困难,从而加大了消费信贷风险,影响了银行开办该项业务的积极性;
    其次,消费市场发育迟缓,目前国内尚缺乏相对规范的二级市场,使得抵押财物变现能力较差,削弱了银行资产的流动性;
    再次,现行政府的消费政策不那么配套,没有发挥创造和提供良好运作环境的作用,制约了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

    三)消费信贷借款人存在收入波动和道德风险,而商业银行无法掌控这一风险。商业银行对消费者信用的把握决定了消费信贷的开展程度。在美国消费信贷之所以成为人们乐于接受的消费方式,除个人信用制度比较健全外,银行有周密完备的信用网络,借助于计算机等现代化管理手段,建立了一整套信用消费管理体系,银行和商家通过网络可及时了解消费者的信用情况,因而能够迅速确定能否向消费者提供贷款。美国消费者到银行申请按揭购车,银行职员立即将他的“社会安全保险号码”输入电脑,查询以往的消费贷款有无不良记录,查实能按时还款后,立即通知汽车经销商可以为其选车。而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备的个人信用制度,人民银行的个人征信系统仅在8个省市试运行,银行缺乏征询和调查借款人资信的有效手段,加之个人收入的不透明和个人征税机制的不完善,银行难以对借款人的财产、个人收入的完整性、稳定性和还款意愿等资信状况做出正确判断。在消费信贷过程中,各种恶意欺诈行为时有发生,银行采用当面对证或上门察看等原始征询方式已经不能保证信用信息的时效性和可靠性。此外,一些借款人由于收入大幅下降或暂时失业等市场原因,无法按期还款,尽管这种情况目前还不多,但随业务量扩大,相应的风险将呈上升趋势。例如,在发放助学贷款时,许多银行经常采用学生互保方式,如果宏观经济形势恶化,毕业生就业压力上升,那么大多数学生都可能无法按时偿还贷款,加之,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不健全,一旦学生毕业离校,商业银行就很难查寻到借款人的去向和收入状况,这种互保方式蕴含的风险自然会显现出来。

    四)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服务体系尚未形成,贷款手续烦琐流程复杂。从银行角度来看,“风险主导型”的业务开展模式制约了员工营销个人消费信贷的积极性,如工行规定,新增的个人消费信贷不良贷款率最多不能超过  %,即100万元的贷款只能出现  元的不良,否则经办人员就要下岗,这种对“零风险”的片面追求束缚了员工手脚。从客户角度来看,银行在办理消费贷款业务时尚未实行封闭的流水线型操作,涉及的相关社会部门复杂却又各自独立,办理手续较为繁琐,如办理一笔住房抵押贷款,贷款申请者要跑当地房管部门、土管局、公证处、税收保险等部门,需要耗费很大精力,令消费者望而却步,影响了他们申办消费贷款的积极性。

    四、商业银行防范消费信贷风险的对策建议

    面对消费信贷的发展过程出现的问题和商业银行面临的各种风险,商业银行对信贷风险的防范必须得到全社会的认同与配合,从法律法规、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着手:

    一)积极引导广大城乡居民转变传统的消费观念,增强消费意识。中华民族“量入为出”的传统消费观念确是民族的美德,但现在的问题是要引导广大居民怎样把传统观念与改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因此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客户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收入会稳步增长,要倡导广大客户从传统的消费观念走出来,克服"无债一身轻"的思维定势。特别是针对一些收入稳定的家庭,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要积极引导他们敢于负债消费、超前消费。

    二)出台《消费信贷法》以完善和规范金融机构与公民个人的消费信贷行为。当前我国调整规范个人消费信贷的文件层次较低,如《个人定期存单小额抵押贷款办法》(中国人民银行1994年12月12日发布)、《商业银行自营住房贷款管理办法》(银发[1995]220号、《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指导意见》(人民银行1999年3月2日发布)等,这些办法和意见均未达到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立法的层次,为促进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更为了适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将会出现的个人消费信贷高潮,有必要建立一个政府部门、企业和公民个人必须依法提供真实数据的法律或法规。同时,对《担保法》、《合同法》、《贷款通则》等有关个人信用方面的条款作出适当的修改和补充。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建立个人信用担保、保险制度,以分散和共担个人信用风险,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三)逐步建立全社会范围的个人信用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个人征询体系是银行控制消费信贷风险的前提保证。从目前的实际出发,可以分两步走:先在银行内部以信用卡个人信息资料为基础,将其他各专业部门保存的个人客户信息资料集中起来,建立全行性个人客户信用数据库,使每个客户都有相对完整的信用记录,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个人信用总账户,个人与银行的所有业务均通过总账户进行。工行在两大数据中心平台上就已经在做这样的实践,每一位在工行开户的客户都以身份证号为基础,在全国工行只存在一个信息号,这将为分辨客户的征信程度提供最重要的依据。第二步,由中央银行牵头建立一个股份制个人征信公司,联合金融机构、政法部门、劳动力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等,搜集整理个人收入、信用、犯罪等记录,评估个人信用等级,为发放消费信贷的金融机构提供消费者的资信情况。可以先易后难地组建征信公司,起初只联合金融机构,以后再逐步扩大。目前,按照国务院的要求,中国人民银行正在加快个人征信系统的建设,中国的个人征信系统有望于年底建成。到今年年底,大多数在银行开设个人结算账户的个人,都会在征信系统中有一条征信记录,主要记录个人的贷款、还款及信用卡支付情况,为银行发放贷款和信用卡服务。

    四)加强商业银行内部制度建设,提高贷款质量效益。首先要加强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管理,从内控制度建设入手,通过建立健全、科学、严密的内部工作运行程序、业务操作程序、员工行为规范,保证消费信贷业务顺利发展;
    其次要尽量减少消费贷款审批环节,提高服务效率;
    再次要加强个人消费贷款成本费用的核算和管理,降低成本费用率,做好成本费用与贷款收益的配比对应,使每个贷款品种收益情况一目了然;
    最后要做好分类指导,深入调查、细分市场,使各项业务在全面发展的同时做到有所侧重。

    五)加强个人消费信贷品牌包装和市场运作,提升服务整体形象。由于金融产品和服务高度趋同性的特点,个人消费贷款品种极易于被模仿,要想从公众视线中脱颖而出,必须要有引起客户高度关注的技巧,品牌包装和市场运作必不可少。随着各行营销理念和品牌意识的逐渐加强,个人消费贷款的品牌运作和竞争日趋激烈,如工行推出的“幸福贷款”、农行在上海推出的“金钥匙”个人贷款套餐、中行的“理想人生”个人贷款、交行的“圆梦宝”、中信实业银行的“家家乐”等个人贷款品牌,都需要商业银行根据当地的经济文化环境、市民的消费能力以及自身的市场定位进行有效营销,使个人消费贷款业务有形化、个性化,并使之成为企业文化创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终通过先进的企业文化来引导、培植客户群体,提升银行的服务内涵和整体形象,从而实现品牌经营。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