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革命经典-2020年文档
时间:2021-04-06 07:45:3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人
红色革命的经典
合唱曲《娘子军连连歌》与《万泉河水清又清》真挚抒情、亲切动人的表达,为整部舞剧增添了前所未有的戏剧色彩。合唱是舞剧中一项新的尝试与创新,不仅在揭示人物内心活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也提高了听众对舞剧音乐的艺术陶冶与情操。本文从舞剧《红色娘子军》《娘子军连连歌》与《万泉河水清又清》的音乐分析、合唱曲艺术特征进行剖析,将其中的音乐魅力以不同的诠释角度进行论述。
一、舞剧《红色娘子军》
二、《娘子军连连歌》与《万泉河水清又清》的音乐分析
(一)《娘子军连连歌》的音乐特征
《娘子军连连歌》是我国著名的女作曲家黄准根据电影剧本《红色娘子军》创作的歌曲。在创作之前,黄准曾多次随导演摄制组到海南深入生活,收集当地的民歌素材,并从这些素材中找到了创作的灵感。在经过不断的琢磨与积累,这首带有进行曲韵律的音乐终于在电影中问世。《娘子军连连歌》在电影里以人声合唱的形式出现了四次,第一次出现是电影的片头曲,主要以女声齐唱、轮唱为主,为整部电影的情节拉开了主题序幕。第二次出现在娘子军操练的故事情节中,将娘子军英勇慷慨的精神面貌形象地突显出来。第三次则是以娘子军齐唱的形式出现,在电影剧情中,表现的是娘子军与反动派坚决斗争到底、勇敢顽强的革
命意志与决心。而最后一次出现是在片尾,音乐的表现形式为整部电影拉上了统一完美的帷幕。这首歌曲在当时获得了大多数观众强烈的反响与共鸣。舞剧中,这首歌曲不仅以女声齐唱方式出现在“娘子军操练”的表演情节中,而且在闭幕中还加入了男声部的齐唱,这样的表现手法与电影版的女声齐唱明显有了不同。
这首歌的音乐特征在于中国传统音乐的“循环式”结构,歌词为“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可以看出是以“三加四加一”的节奏组成,短小而精炼。旋律方面,乐句结构方整统一,律动感强。在词与句的结合上,不仅有革命歌曲声势的特征,而且还诱发了音乐发展的动力性因素。这首歌曲出现在《红色娘子军》中第二场“清华控诉,参加红军”的幕间,是“娘子军的主题”音乐。这部分音乐的出现与舞剧中娘子军操练整理军队的内容相结合,突显了舞剧的舞台戏剧性以及内容上承接性。从舞剧版的《娘子军连连歌》中,可以透视出娘子军英姿飒爽的革命精神面貌,这种情节深度的加厚与拓宽,不仅延续电影音乐时代的创造性,而且还加深了赋予多变情感的革命主题。
(二)《万泉河水清又清》的创新运用
歌曲《万泉河水清又清》以舞蹈与合唱结合的方式出现在舞剧第四场“党育英雄,军民一家”的场景中。音乐与舞蹈的配合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动人情境深刻地描绘
了出来。这首歌曲根据海南黎族民歌《五指山歌》的音乐旋律素材进行加工改编,在海南当地流传甚广,音调上淳朴嘹亮,优美动人,节奏上舒畅自由。表达了黎族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凝聚了黎族人民善良淳朴的性格与感情。
歌曲是以合唱的形式出现在舞剧中,在节奏与旋律上与《五指山歌》有明显的区别。《五指山歌》的节奏是以3/4拍为主,而经过改编后的《万泉河水清又清》是以2/4拍的节奏为主,旋律上引用了《五指山歌》开头的旋律,将海南黎族民歌的艺术特征明显地带进了舞剧中。从调式上看,这首歌选用了海南黎族民族音乐惯用的徵调式特点,调式中强调了主属关系。音程的走向突出为上行四度跳进以及下行至五度跳进的特点,这种跳进是通过对旋律的加花而进入,特别具有鲜明的黎族音乐风格。在保持浓郁民族风情的同时,音乐的结构也十分讲究。合唱部分由三个乐段组成,每个乐段可分为起、承、转、合四个乐句,每四小节为一个乐句,第一与第二乐段的旋律基本相同。第三段的旋律在调性上转到了D宫调,将音乐带到高潮,随后在转调的前提下又继续重复之前的旋律,最后在热烈、激动的情绪中结束。在创作时,作曲家为了能让广大的观众更好地理解音乐,而没有使用复杂的配器、和声,力求保持以民族音乐为主的旋律。
这首合唱曲在整部舞剧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舞剧表演中,海南的乡亲们编斗笠、采荔枝慰问红军,与红军一起载歌载舞,欢唱军民鱼水情,就如歌词中写道“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
斗笠送红军。军爱民来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军爱民来民拥军,军民团结打敌人。红区风光好,军民一家亲。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军民团结向前进。”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红军的爱戴和信任之情,响应了当时的时代特征与政治立场需求。直到今日,处于二十一世纪新时代环境下成长的我们再唱起这首歌曲时,依然可以感受时代所赋予的革命精神与动力,这种民族凝聚力的独特面貌依然值得我们学习与发扬。这首歌曲现在被众多音乐书籍列入到民歌演唱曲中必备的一首,说明我国民族音乐艺术得到了精细的传承与发展,时至今日依旧保持着不可超越的艺术价值。
三、两首合唱曲的艺术特征
《娘子军连连歌》与《万泉河水清又清》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唯一两首合唱歌曲,以舞蹈加伴唱的形式出现。这样创作手法,在当时的舞剧音乐发展与改革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仅大胆地打破了芭蕾舞剧的陈规,创造了芭蕾舞剧载歌载舞的新形式,而且在揭露细致化的人物内心情感中得到更高层次的升华。这种革新的变化有利于加强戏剧化矛盾,帮助观众更加具体地理解剧情内容,拉近与舞剧的距离。
两首合唱曲是在革命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并且都是以齐唱的方式出现在情节内容的发展中。创作的音乐都来自海南民间音乐素材,响应了当时的时代革命性特征,具有高度的民族特性以及广泛的群众基础,但在音乐的情绪语言与内容的表达上两者又有
明显区别的。《娘子军连连歌》的齐唱形式是以女声部为主,与电影歌曲的特征一样,音乐欢快磅礴,节奏动力感强,具有激进、斗志、昂扬的音乐情感,描绘的是娘子军在操练队伍时的情节。虽然《万泉河水清又清》的合唱形式也以齐唱为主,但是齐唱的表现方式与前者有所区别。第一段先由女声部的齐唱开始,随后男声部加入到第二段与第三段的齐唱,随着第三段调性的转变,音乐的音量与情感也越来越激昂有力。这段合唱乐的音乐情绪以优美婉转为主,掀起了音乐的高潮。
在现当下的音乐创作中,追求多元化的创作风格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和潮流,题材的选择多样、丰富。这两首六十年代具有革命政治斗争的合唱曲是民族音乐中典型的时代特征,在面临音乐多元化发展的需求中,这两首合唱曲既作为一种民族音乐化的借鉴代表,又成为了音乐文化领域的艺术标杆,许多作曲家对这两首合唱曲进行时代化的改编,从之前单一的齐唱方式转换到了领唱、重唱、轮唱等多方向的表现形式,多声部的阵容得到逐渐的扩大,男女声部的分工更加具体化。
现在中国合唱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中国音乐艺术的思想内涵,而这两首合唱曲不仅作为一种典型的艺术形象屹立在中国音乐发展的领域,而且对我国民族性合唱音乐朝着世界多元化的发展发挥了艺术的鉴赏作用,为中国合唱音乐走向世界奠定了宝贵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