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蒂是什么【芭拉蒂.穆克吉与汤亭亭创作异同浅析】
时间:2019-02-05 04:41:5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人
芭拉蒂・穆克吉(Bharati Mukherjee)是继奈保尔、拉什迪之后又一位备受评论界关注的印裔美国作家,她的作品深刻揭示了全球化时代“流亡”和“移居”这两个深刻的主题,她被认为是“表达流亡和移居意识的代言人”。她三个时期的九部作品以自身的流亡和移居经历为脚本真实反映了流亡者和移居者在寄居国的生活困境、精神压力,深入讨论了他们的身份意识,对于他们所处的文化冲突困境作了深刻剖析,穆克吉本人成为后殖民时代,印裔女性流散作家的代表。在亚裔流散作家中有另一位女性作家与穆克吉有着许多相似之处,那就是华裔美籍作家汤亭亭。与穆克吉一样,汤亭亭从小接受着西方教育,作品常常以亚裔侨民为对象,讲述这一类人在美国生活的经历。因此,无论在创作题材还是主题定位上,两位作家都有很强的可比性,下面将对两位作家在创作上的异同做比较分析。
第一节穆克吉、汤亭亭创作之相似点
一、创作背景与个人经历
芭拉蒂・穆克吉1940年7月27日出生在加尔各答一个婆罗门家庭,1959年穆克吉完成了她在加尔各答大学英语专业的学习,i961年获得巴罗达大学英语专业硕士学位。之后穆克吉离开印度来到美国,先后于1963年和196g年获得了美学硕士学位和英语与比较文学博士学位。1966年穆克吉随丈夫――加拿大作家克拉克・布雷斯(clark Blaise)移居加拿大,1980定居美国。
穆克吉在近三十年的创作生涯中获得了许多荣誉。她分别于1968年和1970年两次获得MCGill大学助学金。除此之外,她还两次获得加拿大艺术委员会助学金。1976年,她又获得了声望很高的夏斯特里一印度一加拿大研究所助学金。1978年又获得了古根海姆(Guggenheim)基金的奖励。1982年再次获得加拿大政府奖励。1980年她以短篇小说《独立事件》(“Isolated Incidents”)获得了期刊发行协会的奖励。1989年,她又以短篇小说集《中间人和其他一些故事》(“The Middleman and Other stories”)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评论奖。
汤亭亭原英文名马克辛・洪・金斯顿(Maxine H0ngKingston),祖籍广东新会,1940年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利亚州。汤亭亭是少数被经典化的当代美国华裔作家,《剑桥美国文学史》对她有长达数章的专门介绍和研究。她的作品主要有:《女勇士》(The WomanII Warrior)、《中国佬》(china Men)、《孙行者》(Trip--Master Monkey)、《第五和平书》(The FifthBook of Peace)等。获得各类大奖和荣誉近20项,其中包括“国家图书评论奖”,“国家图书奖”,“美国艺术与人文科学院大奖”,美国总统克林顿颁发的“国家人文勋章”等。她所创作的作品中以《女勇士》影响最大,这本书被界定为一本自传和回忆录,获1976年全国图书评论界非小说类最佳作品。
多年国外生活经历使得穆克吉和汤亭亭都深受西方文化影响,而两人的创作都以亚洲背景为依托。虽然二人都表示自己是美国人,试图脱离原文化的根,但本土文化却始终贯穿在作品当中。穆克吉的小说里常常出现神秘的印度宗教,绚丽夺目的印度传统服饰,古老的古建筑,这些都是穆克吉作品中引人瞩目的东方色彩。汤亭亭也在创作中惯用中国传统讲故事的叙事方法,将中国神话传说、封建礼教制度等融入作品当中。
二、身份意识
流散作家是一个被边缘化的人群。由于远离自己的故国,会不可避免地疏离本土文化,加之这些作家自身也吸收了大量的外来文化,所以无论是他们与原文化、西方文化三者之间是相互边缘化的关系,因此穆克吉和汤亭亭都有着从边缘走到中心地带的强烈渴望。来自第三世界的人们在西方世界始终处于“贱民”地位,即便在大力宣扬民主平等的今天这也是不可争议的事实a因此来自第三世界的作家要想在西方世界站稳脚跟或者扎根在这片文化土壤是相当困难的。穆克吉和汤亭亭就是这样的流散作家。穆克吉在作品中广泛流露出对某些印度文化,社会制度的不满,甚至公开表示要与自己的印度身份划清界限,但是她在去美国之前仍然没有被西方世界广泛承认,她始终悬浮在印西文化的中间地带,没有找到自己最合适的身份。这一点也同样体现在汤亭亭身上。汤亭亭是在美国长大的孩子,说着流利的英语,但却长着一副中国面孔,她既是中国文化的他者,也是美国文化的他者。在两种文化中无法适从。为了找到合适的身份定位,她必须首先抛弃其中一种身份,于是她在作品中以美国人的角度看中国,以美国人的声音谈论着中国社会。穆克吉和汤亭亭的作品都体现了她们自我东方化的特点。赛义德在《东方学》中指出,东方主义不仅仅是西方对东方的东方化,也是东方对自己的东方化。二者这种自我东方化的行为恰恰体现了她们渴望从文化边缘走向西方文化中心地带的强烈愿望。
三、女性形象塑造
两位作家都很擅长塑造女性形象。穆克吉作品中的塔拉、蒂姆婆、嘉思敏、玛雅等都成为了印裔流亡女性的代表人物。而汤亭亭在这一方面同样也非常成功。尤其是在以她个人成长经历为素材的回忆录式作品《女勇士》中成功的塑造了花木兰、蔡琰、勇兰、无名女子、月兰这五个女性形象,用女权主义思想来批判封建中国对女性的摧残和压迫,同时也生动的展示了华裔母女两代人在成长道路上的差别和冲突。无论是作家本人还是她们笔下的女性人物都是来自第三世界的女性。第三世界女性由于地理位置和社会地位带来的双重困境造成其身份非常特殊,因此穆克吉和汤亭亭笔下的女性形象同时遭受了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和阶级歧视三重压力。
第二节穆克吉、汤亭亭创作之差异
一、创作视角
穆克吉在作品中常常毫不留情的披露西方社会对待有色人种的歧视政策。除此之外,暴力、色情、人际关系淡薄这些社会弊病也常常出现在穆克吉作品中。她以流亡者代言人的身份为流亡者们在寄居国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呐喊。但在对待她的母国文化――印度文化的时候,她又转为西方视角,用西方之眼观察印度社会和印度文化。封建落后、迷信愚昧、贫穷混乱,这些成为她笔下的印度留给读者的印象。就像穆克吉给自己作品取名为“中间人”一样,她就是一个中间人,在两种文化之间悬浮,受两种文化双重影响,同时又以双重视角看待这两种文化。
与穆克吉不同的是汤亭亭是以彻底的西方之眼看东方。面对浩瀚五千年中国文化,她选取的是一些被现代中国人摈弃,在过去特定历史条件和特定环境中出现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现象。例如女子缠足、男子留辫子、吸食鸦片、巫鬼传说等等。这些被精心挑选的文化特例经过汤亭亭的重组就变成了一些令人恐惧,甚至不可思议的荒谬文化现象。为什么这位作家要这样描写自己的母国文化呢?因为这些被误读了的文化恰恰就是西方世界所好奇的部分。这样的文化误读是汤亭亭自我东方化的结果,其目的是想通过这样的视角证实自己西方人的身份。
二、“他者”的定位
“他者”是两位作家共同的创作对象。但是两位作家笔下的
“他者”具体定位不同。穆克吉笔下的他者是那些身处西方社会的流亡者,他们既无法融入移居国文化也无法回归母国文化,他们既是移居国眼中的他者,也是母国眼中的他者。“他者”形象的典型例子就是《老虎的女儿》中的蒂姆婆。在美国生活七年之后她无法适应印度的生活,但她在美国的每一天都觉得自己是美国文化的他者,虽然她嫁给了一个美国人,这并不代表她也变成了一个美国人,相反,这样的经历使得她自己成了一个不东不西的边缘人。塔拉就是穆克吉本人的影子,她的人生经历和塔拉相似,其本人也是一个“他者”。
汤亭亭笔下的“他者”与穆克吉的“他者”不同。这些“他者”们是与汤亭亭本人形成鲜明对比的一类人,就像《女勇士》里面的母亲一辈,她们千辛万苦来到美国,她们思想落后行为怪异,她们与以作者本人为代表的第二代移民格格不入,无论在观念还是在行为上都有着天壤之别。在她的笔下,这些“他者”是被西方文化拒之门外的人,而“我”,或者可以说包括作者自己就是拒这些“他者”们于千里之外的“美国人”。因此,在这一点上我们不难看出,穆克吉和汤亭亭在对“他者”的定位上有着本质的区别。
结语
“穆克吉在她的作品中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愿望,一种被人认同,被人看见的欲望,一种被当作人而不是被当作少数异类的愿望。”穆克吉和汤亭亭的作品都具有浓郁的女权主义色彩,她们与另一位印裔学者斯皮瓦特一样,对在男权主义社会下的女性移民的生存状态寄予了深刻的同情,对她们的命运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二人以独特的女性视角,依托自身的移民经历真实展现了亚裔女性移民在流亡移居道路中寻找身份,重塑自我的艰辛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