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何不带吴钩:男儿何不带吴钩寓意
时间:2019-02-04 04:30:0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人
文戏重情,武戏出彩。 生旦净末,唱念做打。戏曲舞台,别样精彩。公子翩翩,玉树临风;小姐婀娜,风姿绰约;少年剑出鞘,横眉怒目;将军百战死,一声长叹息。如此种种,各色人物,成就了舞台上的绚丽和悲壮。
千百年来,戏曲舞台上积累了大量的传统剧目,塑造了各种各样的舞台人物,有的重文,才子佳人,儿女情长,有的偏武,长枪短打,胜亦英雄,败亦英雄,有的文武并重,冷热相济,别样舞台。于是,有的演员擅演文戏,有的演员擅演武戏,有的文武昆乱全能。但是,武戏演员能唱的了文戏,文戏演员却绝对演不了武戏。
在戏曲行里,基本功是最重要的,往往是要从小练起。这基本功里面唱念做打是都包括的。没有十年八年的山前甩鞭山后踢腿的笨功夫,是不能胜任舞台上的武打的,更别说来点什么绝活。在过去的梨园行里,大多演员是文武并重的,塑造角色游刃有余,戏路宽广。戏谚云:一天不练功,自己知道,三天不练功,观众知道。这里面更多的是指的武打的功夫,几天不练,腰腿僵硬,自然会显现出来。所以在过去,戏曲演员都是常年练功不辍的。这也就难怪有好把式打不过赖戏子之说。有了过硬的基本功,有了舞台上的绝活,无论唱念、拟或做打,样样精彩,什么都拿得起放得下。唱则酣畅淋漓,打则龙腾虎跃,冷场子、热场子穿插,观众自然也不会吝啬自己的掌声的,并深深的记住了这些舞台形象。
赵云、罗成、薛丁山、林冲、杨雄、杨宗保、黄天霸等,文武兼备,气宇轩昂,身段利落,飘逸洒脱,更有高亢激越、奔放悲凉的唱腔,把男子汉的阳刚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穆桂英、杨排风、杨八姐、扈三娘等,长靠短打,跃马征战,豪气干云,杀伐征战中,尽显女性的别样智慧和美丽。无论是失意英雄的悲壮,手刃强敌的快意,还是册勋十二传的胜利,那种人性之美,都在激越的锣鼓中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戏曲舞台上武戏渐渐的少了,代之以更多的是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或是儿女情长、卿卿我我了。不能否认,纯粹的文戏就不好看。即便是好东西,吃多了也会腻的,更何况未必见得就都是好东西。舞台上少了那种侠气、霸气,总觉得缺点什么。除了《三岔口》《扈三娘》《挑滑车》等屈指可数的几个传统武戏可觅其踪外,大部分传统的武戏已经绝迹,甚至失传。这种现象在地方戏中更为明显。诸如《蝴蝶传》《雁荡山》《狮子楼》等纯粹的武戏已经再也见不到了,一些舞台上的绝活更是难觅其踪。一些文武带打的剧目,在演出时,也删繁就简,把那些打戏省略掉了。其实,所谓的武戏不仅仅是演员为了展示一种技巧,一种绝活,更多的是,武戏也是戏曲演员塑造人物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挑滑车》一剧中,高宠通过一系列高难度的动作,把一名勇敢善战、视死如归的大将军演绎得有血有肉,触手可及。《三岔口》两个人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你来我往,举手投足之间,干净利索,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两个人物的不同心理。在塑造人物方面,武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塑造一些侠肝义胆、剑胆琴心的英雄人物时。正是因为有了武戏,我们在台上看到了义薄云天的关羽,失意英雄林冲,机敏灵动的鼓上蚤时迁等。作为传统艺术精粹的戏曲已经渐渐没落,而戏曲中的武戏,更是岌岌可危,传统武戏流失、失传,再想恢复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何把一些失传的武戏恢复起来,很好的保护传承下去。
传统戏中武戏渐渐退出舞台,新排剧目更是与武戏无缘。如今每年新排演的戏曲剧目不少,各种戏剧节、戏剧汇演每年都在搞,但是真正的武戏少的可怜。在近几年的观摩中,没有看过一台真正的武戏,就是那种文武带打也是泛善可陈。在新世纪推出的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中,入选该工程的武戏只有一台,浙江昆剧院的《公孙子都》。在这个具有引导性意义的精品工程中,数年来只有这一个武戏,不能不说叫人尴尬。为什么院团都不乐意排演武戏,是没有市场,还是没有条件?或许兼而有之?更重要的我想还是观念的问题。现在排演新戏大都冲着大奖去的,其他的都置之脑后了。再有,剧团武戏的主创人员少,擅演武戏的演员寥寥,无米之炊,难怪做不出来。
戏曲演员吃工,作为一名武戏演员更是需要童子功,需要经年累月的摸爬滚打,一日不可辍。戏曲市场不景气,院团半死不活,演员们哪个还有心思跑到练功场去练功。另一方面,即便是有一身的好功夫,剧团里却总也不排演一部武戏,时间一长,演员自然也就坚持的不坚定了。戏曲学校里,演员招生都成了问题,谁还舍得把孩子送去受那些皮肉之苦,练习武戏基本功?真正培养起一名武戏演员,没有十年八年的功夫是不行的,但是一名武戏演员要放弃武戏却易如反掌,不练功就行。就这样,武戏似乎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迅速滑坡,渐渐地淡出了舞台。
男儿何不带吴钩!舞台上需要武戏,这个社会也需要一点阳刚气。建议有关部门能够重视起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建立起完善的保护激励机制。注意武戏人才的培养,培养一名好的武行演员,非一旦之功,需要从小抓起,完善其人才梯队。根据现有的条件,恢复一批传统武戏。在创排新戏时,也应考虑到武戏的搭配,一文一武,文武相济,让我们的舞台上多一些英雄、侠女,多一些侠气、英气、骨气,如此,我们的舞台才会好看。
期待,期待着武戏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