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寓言小故事【2020】
时间:2020-08-21 08:51:2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人
这不仅具有文学的价值,而且具有丰厚的思想内容,中国人许多卓越的见识往往蕴藏在寓言之中,可以说不了解中国的寓言,就不能完整地认识中国文学,也不能完整地认识中国人的思想精华。
可以说每一个故事都向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从这里能够瞭望到一个新鲜的天地。
那里不仅趣味无穷,还可以领悟无数的世理。
瞎子摸象
很久很久以前,印度有一位国王,他心地善良,很乐意帮助别人,对臣民们也是如此。
有一次,几个瞎子相携来到王宫求见国王。
国王问他们说"有什么事我可以帮你们的吗?"瞎子们答道"感谢国王陛下的仁慈。
我们天生就什么也看不见,听人家说,大象是一种个头巨大的动物,可是我们从来没有见过,很是好奇,求陛下让我们亲手摸一摸象,也好知道象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
国王欣然应允,就命令手下的大臣说"你去牵一头大象来让这几个瞎子摸一摸,也好了结了他们的心愿。
"大臣遵命去了。
不一会儿,大臣便牵着大象回来了,"象来了,象来了,你们快过来摸吧!"
于是,几个盲人高高兴兴地各自向大象走了过去。
大象实在太大了,他们几个人有的摸到了大象的鼻子,有的摸到了大象的耳朵,有的摸到了大象的牙齿,有的碰到了大象的身子,有的触到了大象的腿,还有的抓住了大象的尾巴。
他们都以为自己摸到的就是大象,仔仔细细地摸索和思量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他们都摸得差不多了。
国王问道"现在你们明白大象是什么样子的了吗?"瞎子们齐声回答"明白了!"国王说"那你们都说说看。
"
摸到象鼻子的人说"大象又粗又长,就像一根管子。
"摸到象耳朵的人忙说"不对不对,大象又宽又大又扁,像一把扇子。
"摸到象牙的人驳斥说"哪里,大象像一根大萝卜!"摸到象身的人也说"大象明明又厚又大,就像一堵墙一样嘛。
"摸到象腿的人也发表意见道"我认为大象就像一根柱子。
"最后,抓到象尾巴的人慢条斯理地说"你们都错了!依我看,大象又细又长,活像一条绳子。
"
瞎子们谁也不服谁,都认为自己一定没错,就这样吵个没完。
我们认识事物,一定要从多个角度来多方面去考察,才能得到面的了解。
如果只知道个局部就以为自己已经全明白了,从而片面地看待事物,就不免会闹出瞎子摸象这样的笑话。
只为对仗工整
李廷彦是宋代的一个小官吏,他常常喜欢写诗作赋,舞文弄墨。
由于他水平不高,常因故弄玄虚而遭人讥笑。
一次,李廷彦诗兴又起,他提笔似乎一发不可收,竟洋洋洒洒写下一百韵。
他得意洋洋地将写好的百韵诗献给他的上司欣赏,想在上司面前表现一下自己的才华,以博得上司重视。
这位上司颇为认真地打开百韵诗,刚刚看了几句,不觉鼻子一酸,眼泪夺眶而出。
他把李廷彦叫到跟前,摇着头,指着诗句,唏嘘不已,连声说"真悲惨,真悲惨!"
李廷彦自己都搞不清楚是什么内容这么让上司伤心。
上司指着诗句对李廷彦说"你看这里,你看这里。
"
李廷彦一看,那两句写的是"舍弟江南殁,家兄塞北亡。
"
上司接着说"没想到你家里屡遭灾祸到这般地步,怎不早告诉我,直到现在写在诗里让我知晓呢?"
李廷彦满心羞愧,红着脸站起身,一边摇头摆手一边解释说"大人,不是这样,不是这样。
其实我家里什么事也没有发生,我只是为了诗句的对仗工整罢了,您可千万别以为这是真的啊!"
上司十分扫兴,似乎被愚弄了似的,他摇摇头,叹了口气,把百韵诗还给了李廷彦。
有些无聊文人,喜欢装腔作势,无病呻吟,写文章一味追求形式的虚美,竟到了自我诅咒的地步,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秀才的忌讳
有一个叫柳冕的秀才,由于几次应试都没中,因此他最怕听到"落"、"落第"一类的字眼,连这类的同音字也不让说。
谁要是犯了他的忌讳,他便大发脾气,出言不逊跟别人争。
要是他的仆人误犯了忌讳,他还会鞭棍相加,搞得仆人跟他说话时总是小心翼翼,胆战心惊,可是越害怕就越紧张,越容易出错。
这一年,柳冕去省城应试。
他骑着马,仆人挑着行李书籍随他一同赶路,忽然,一阵风吹来,柳冕的帽子吹落在地,仆人慌忙跑着去拾帽子,并大声说道"主人慢走,主人停下,您的帽子落地了!"这柳冕心头一惊,因"落地"正好与"落第"同音,他好不生气,用马鞭怒指仆人说"狗奴才,胡说八道!不准说落地,这叫及地谐音"及第"!记住了吗?再瞎说看我不揍你!"仆人唯唯诺诺,诚惶诚恐;一边将帽子给主人戴上,一边说"主人,这回把帽子戴牢一些,就再也不会及地了!"
这秀才一听更生气了,一鞭子便打到仆人身上,仆人被打得糊里糊涂,不知又是犯了什么讳,无奈,只好忍气吞声,自认倒霉。
秀才来到省城参加应试,过了一段时间,考试发榜了,他急忙打发他的仆人前去看榜。
仆人来到发榜的地方,将榜上姓名从头到尾看了三个来回,就是不见"柳冕"两个字,仆人知道这回秀才又"落"了,可是回去怎么对主人说呢?因为主人是最恨那个"落"字。
仆人想去想来,忽然想起秀才平日里绕开"落"字而用其他字替代的办法,比如说,秀才常把"安乐""乐"音同"落"说成"安康",用"康"代替"乐",于是仆人终于找到了一个较合适的字来。
仆人回到住处,一进门,秀才立即满面春风迎上去问"喂,我考中了吗?"仆人低着头,小声应道"主人,您康了。
"
柳冕自然明白这"康"字的意思,他唯恐仆人再说出那"落"字,便赶紧打发仆人出去。
秀才心虚,忌讳颇深,可是事实总是事实,你承不承认,它总是明明摆着的事实,即使不说"落地",那也只能是自欺欺人,一种虚假的遮掩。
良弓和利箭
有一个人背着一把大弓,四处游历。
他那张弓确实是漂亮,雕花的弓弯,上好牛皮条做的弓弦,可就是空背在背上,英雄无用武之地。
有人上前好奇地问他说"为什么只见你有弓而没有箭呢?"那人骄傲地回答说"我的弓是的弓,可惜还没有发现可供它使用的箭!"
又有一个人拿着一支箭,到处转悠。
他那支箭的确是支好箭,箭头包着银,锐利而闪闪发亮,箭尾上带着漂亮的羽毛。
可是这支箭只能一天到晚提在这个人手中,不能实现它高远的理想。
有人走过去不解地问"怎么你只是手里拿着一支箭空转悠,你的弓呢?"那人不以为然地笑笑说"我这支箭太好了,举世无双,可惜还没有见到能发射它的好弓!"
这两个人的话被后羿听见后,后羿立即找到那个有良弓的人,又找到那个有利箭的人,对他们说"你们的弓和箭的确都是上好的。
可是,你的箭再好,不用弓发射,这支箭也只能束之高阁或被你永远地握在手中。
再说你的弓,再好的弓如果没有箭,也只能是张空泛无用的弓。
"
这两个人听了后羿一番话,似乎有些明白了。
于是后羿对他俩说"来,把你们的良弓、利箭合在一起,我来教你们射箭,你们再来真正领略一下你们的弓和箭好在哪里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事情是相互依赖对方而存在,通过对方才能显示出它本身的光彩来。
如果我们看不到事物的相互联系而片面地强调一面,那就很难使之发挥出真正的优势来。
植树与当官
有个叫作郭橐驼的人,是专门帮人家种树的。
他植树的本领特别高强,经由他手栽种的树,全都成活了下来,还长得枝繁叶茂,结的果实也又多又早,他的同行们无论想什么办法总是比不过他。
于是大家就恳求郭橐驼介绍一下他植树的经验"请您侃侃您的植树经,教教我们吧!"
郭橐驼想了想,就回答大伙儿说"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诀窍,我只是随树木自己的生长规律让它发展而已。
一般说来呢,移植树木的时候,要注意四个方面树根要舒展开来;培土要尽量均匀;原上不能去掉,要保存下来;筑土则要紧密。
照这样做了以后,就不用再老记挂着它、经常去动它,只管离开就可以了。
总而言之,栽培树木时要像照顾婴儿一般精心,栽好以后要置之不理。
只有这样,树木的生长规律才不会受到破坏,它的本来习性也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
别的种树人,则有两种错误的做法。
一种是栽种时不够精心,使树根得不到充分的伸展,原土全被丢弃,换成了生土,培土也不匀,不是多了就是少了,树自然长不好。
还有一种正相反,对树爱护得太过分了。
种下树以后,早晨去看看,晚上又去摸一下,刚走开又不放心地回头去料理一番,甚至用指甲把树皮掐破来看树是活的还是死的,还用手去摇动树根看土是松了还是紧了。
这样弄得树一天比一天虚弱。
原本是怀着爱它的心思,其实却是害了它啊,这和对它照顾不周也没多大区别,树也还是长不好。
"
请教郭橐驼的人又问他说"依您的看法,种树的道理和当官治民有相通的地方吗?"
郭橐驼说"我只懂得怎么种树,可不会当官治民。
不过我住在乡间,看到老爷们总是喜欢对老百姓发号施令,似乎是很爱惜人民,动不动就派人督促百姓们耕种啦、收割啦、抽丝啦、织布啦,还有养鸡养猪什么的。
今天打鼓叫人家集合,明天敲梆子叫人家聚拢,百姓们穷于应付,疲于招待,连吃饭的时间都快没有了,还怎么有精力去搞好生产呢?这样看起来,当官治民也确实和栽种树木有很多相类似的地方啊!"
植树经和当官治民的原则共同说明了一个道理,不仅要从外部尽量维护事物,更重要的,还是不能违反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啊!【经典寓言小故事【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