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图纸下载 > 正文

    沈阳音乐学院70年:鲁艺精神常在_沈阳音乐学院鲁艺精神

    时间:2019-02-08 04:40:4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今年9月,沈阳音乐学院迎来70华诞。这所诞生于中国文化摇篮――延安的高等艺术院校,秉承了鲁迅文艺学院的光荣传统。她的历史,折射出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历程,更可从中清晰地触摸到中国当代音乐发展的脉络。5月23日晚,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6周年暨沈阳音乐学院7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开幕式交响音乐会,在学院音乐厅隆重举行。此后至9月25日庆典系列活动的4个月间,学院陆续举办校庆系列活动,包
      括50余场音乐会、各类讲学、学术报告、理论研讨会等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国际艺术院校校长论坛同期举行。
      
      9月2日,本报记者专程采访了沈阳音乐学院院长、男高音歌唱家刘辉,谈谈沈阳音乐学院人眼中的院庆70周年,以及这所院校对70年的思索。在教师节之际,共同重温鲁艺精髓,呼唤教育真诚。
      
      记者:沈阳音乐学院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地位特殊的学院,您怎样认识和看待这种良好传统?
      刘辉: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38年的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诞生在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是党创办的第一所高等艺术院校。这种独特而鲜明的生命印记深深地烙刻在沈阳音乐学院的精神气质中。学院的传统就是延安鲁艺的传统,那就是“根植民族,融入时代,砺炼品质,服务人民”。70年来,这种精神和气质在每一代学院人身上从未褪色,每一位沈音人都为拥有这种光荣的传统而自豪。
      记者:请简要介绍一下70年来,学院所经历的发展阶段?
      刘辉:我们学院走过了延安鲁艺、东北鲁艺、东北音专、沈阳音乐学院四个历史时期。1938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在毛泽东、周恩来、林伯渠等中央领导人的关心提议下成立,下设音乐、戏剧、美术和文学四个系。鲁艺是顺应抗战和革命的需要而产生的,完全发挥了“文艺是革命的武器”的作用。
      从1938年至1945年,可以称之为“延安鲁艺”时期,这一时期,音乐系取得的最大成就是在音乐创作方面,师生们共创作了400余首、部反映抗战和根据地军民的音乐作品,包括《黄河大合唱》《白毛女》《凤凰涅磐》《延安颂》《夫妻识字》《兄妹开荒》等,这些精品至今仍发挥着巨大的影响,成为代表20世纪中国进步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1945年11月,鲁艺迁徙东北,为配合革命斗争的需要,将办学模式转为紧密配合斗争形势需要的文艺演出与宣传,先后组建了四个演出团队开赴东北斗争的最前沿,至1948年11月东北全境解放,共演出800余场,创作了反映解放战争题材的30余部歌剧和200首各类音乐作品,并搜集和整理了大量东北民族民间音乐。东北解放后,中央决定鲁艺在沈阳恢复办学,学院定名为“东北鲁迅文艺学院”,原鲁艺音乐系改为音乐部,至1952年,国家从学院抽调了大量干部和音乐骨干前往北京、上海等地组建新中国成立后所急需成立的文艺机构、艺术团体、音乐或艺术院校以及艺术研究机构和各个基层文艺单位。
      1953年2月,鲁艺音乐部扩建为东北音乐专科学校。1954年迁往今音乐学院校址。至1958年,相继组成了作曲系、声乐系、钢琴系、管弦系、民族音乐系、共同课教研室、附中、附小等教学部门,前苏联、前民主德国、波兰和捷克等国以及国内著名音乐家来校讲学与任教。这一时期不但有大量作品问世,其艺术实践活动得到加强,在“世界青年联欢节”、“全国音乐周”等国内外重大演出与比赛中均有获奖。教学研究和学术活动开展井然有序,先后参与制定与编写了众多课程的教学大纲,出版十余部专业教材与专著。
      1958年7月,东北音专正式更名为沈阳音乐学院,调整系科,增加专业,扩建校舍、图书馆、演出科、嗓音治疗以及乐器修管科等机构。陆续成立了管弦乐队、民间唱团和师生演出队,为社会各界演出,创作演出了《我们走在大路上》《春雨》《黄昏的风》《蹦蹦组曲》《海滨音诗》《西厢记》等广为流传深受好评的作品。至“文革”前,学院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和较高的教学水平。
      记者:和其它音乐学院相比,其最具特色和优势之处分别在哪里?
      刘辉:沈阳音乐学院的发展史,始终与中国革命的进程和起伏相依相伴,可以说,没有中国革命建设,就没有沈阳音乐学院,反之,我们又推动了革命历史的进程,是中国高等艺术院校发展的缩影和折射。与其它音乐学院相比,这一点极为突出。还有就是我们的精神气质,我也常常思考,这种精神到底是什么?是毛泽东为鲁艺制定的“紧张、严肃、刻苦、虚心”的校训,是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的勇敢,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5・23讲话精神,也是社会节拍和办学实践须臾不可脱离的那种使命感、危机感、责任感。如果每个人都能认清历史,认识并抓住自我,我们的办学将具有强大的内在力量。
      记者:从历史的角度而言,学院对中国音乐教育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
      刘辉:可以骄傲地说,沈阳音乐学院在引领中国音乐艺术教育的前进方向方面,积累了很多的办学经验,有许多符合历史规律的经验可以总结。尤其是在现代信息社会,人们更要从理性上分析社会和自我的关系、人类和自然的关系、高等艺术教育与人类和谐健康发展的关系。中国的高等教育也要深刻理解这个趋势,确定发展战略。从这个意义而言,我们学院价值非凡。
       记者:目前学院的基本架构始于何时?
      刘辉: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恢复高考也有31年了。这30年里,我认为我们与所有中国高校面临的局面和问题一样,前20年,在全方位恢复遭到“文革”破坏的事业,恢复系科、修订大纲、培植人才。1998年之后,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提高、发展的新时期,我们学院趁势而上,依托传统,结合自己的办学能力,在各方面提升办学质量和规模。
      1998―2008,10年间,本科生大幅增加,校区扩充为本部、南校区、桃仙校区和大连校区。从功能上讲,院本部重点是传统和优势专业,如作曲和作曲理论、民族器乐、民族声乐、音乐教育、管弦、钢琴、声乐、音乐学等系科,以及电子琴系、流行音乐、乐器工艺这类在全国创办最早的特色系科。南校区注重交叉学科和新兴专业,如音乐商务、电子音乐、艺术管理等。桃仙校区是舞蹈专业和音乐、舞蹈两所附属中专。大连校区是环渤海经济区的一个办学窗口。
      记者:学院多次举办全国性的大赛、各种研讨会,显示出很强的责任心,为兄弟院校所不及,您怎么评价这些作为?
      刘辉:近些年,学院先后举办了“劫夫歌曲创作之路学术座谈会”、“全国民族声乐论坛”、“全国首届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声乐比赛”、“首届全国打击乐研讨会”等大型学术活动,以及“全国青少年小提琴演奏比赛”、“全国青少年中提琴演奏比赛”、“全国艺术院校长笛演奏比赛”、“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二届民族器乐演奏比赛”、“沈阳中外音乐文化交流展”等等。学校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某一门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一方面也是为了扩大社会影响力,让更多人走进、了解音乐学院,让音乐学院不再神秘。
       记者:您对学院目前规模、现状和格局满意吗?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有哪些?
      刘辉:扩招了,场地增加了,硬件改善了,就可以满足了吗?不是的。我们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尤其是围绕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加强管理能力等方面,我们要下功夫。我常讲,办学“质量是生命、管理是生命线”。管理管什么?就是管不合理、不科学、不系统的地方。时代变了,需求变了,对象也不同,在学科建设、课程设置、大纲和教材、教学手段等等方面都要做出及时调整,要尽快研究、解决理论和学术问题,研究从招生到就业的每一个步骤和环节,否则就无法保证高质量的教学。拿舞美、设计等新兴专业为例,这些专业社会急需,做了充分调研和准备才开设,对办学而言也是一个新的机遇,如果不能加大力度、尽快地将这些专业提高到一个较高的层次,那就是极大的浪费,延误学校的发展。一定要踏下心来工作做细做扎实。此外,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同样有待加速。
       资金仍是困扰下一步发展的大问题,作为地方院校,财政划拨的办学经费相对有限。我们4个校区教职工1000多人,学生近万,这样的规模,如同驾驶一艘巨轮,从上至下必须协调一致,统一调配资金和师资力量。
      记者:70年来,学院培养了很多名人名家,从延安时期的郑律成、李焕之、王莘、赵�、卢肃等大家到成名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首任院长劫夫、傅庚辰、谷建芬、秦咏诚、羊鸣、雷雨声,再到中年一代如雷蕾、张千一、唐建平、王宁、李一丁、李黎夫等等,无一不是乐界名人,而沈阳音乐学院却从不张扬,为什么?
      刘辉:只要一个人、一个学校记得自己的本分是什么,就不敢忘乎所以。大学的功能是什么?是“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引领文化”。什么时候也不能背离这种特质。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黄炎培感慨:“教育曷贵也,语小,是个人生活之系焉。语大,是国家民族文化之系焉”。
      这些真理要谨记、时刻重温。我们这样教育老师,也把这种想法传递给学生。我们的学校秉承着厚重的历史,带着东北那片土地的温厚、热情和纯朴,为每一位学子托起了梦想的翅膀。
      记者:通过院庆70周年,院方最想传递的声音是什么?最想让人们看到一个怎样的沈阳音乐学院?
      刘辉:院庆是一个展示,展示历史、风貌、专业、系科,面对我们的师生、音乐界同仁、社会各界。我们可以看清自己,也为同仁提供了一个参考,在社会上也可以更多地扩大知名度,提升影响力。当我们这样一所与中国社会发展进程联系如此紧密的学校完整地呈现在公众面前,一定可以引发更多人去思考音乐教育和社会的关系,去思考当今中国音乐教育的深层次和现实问题。与艺术不能脱离社会和实际一样,办音乐学院同样要紧密联系现实和当下。这是我们的思考和行动,愿意借院庆与大家分享。
      ■

    相关热词搜索: 音乐学院 精神 沈阳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