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精选读后感例文
时间:2021-10-27 08:54:1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人
战争与和平精选读后感例文
战争与和平精选读后感例文
每个作家都有私货,这是他之所以成为“他”的独特的价值观。我也认同很多作家本身对历史、哲学都有很深刻的了解,当得起“思想家”这个称号。但是,我仍然希望作家在写作的时候能“安分守己”。情节和人物应该有他们自己的逻辑和规律,他们不是为了作者的观点而存在的,作者的观点应该只是融入其中。《安娜卡列妮娜》中列文的思考此刻看起来最多也只是有点啰嗦罢了。毕竟我可以接受这个人物就是这样的。而本书中关于战争、历史的论述,很多都完全脱离了人物。在最后一部尾声中,作者几乎完全撇开了整部小说,只是单纯的在那里夸夸其谈。无论这“教化”是对是错,这种做法都让我反感,让我觉得“不真诚”。相比而言狄更斯虽然有点嘴碎,但是非常真诚,向来是隐身到故事之后的。据说有些版本完全去掉了这些内容,看来在这点上,大家的看法比较一致。
这部书里没几个角色是我喜欢的。皮埃尔一开始显得很愚笨,疯狂的崇拜拿破仑,在聚会中说些即便对也不合时宜的话。获得遗产后毫无主见的向海伦求了婚,虽然华西里公爵使了点诡计,但是责任完全在他自己。之后加入共济会。他入会的整个过程就是个一本正经玩笑,而他的入会也像他的求婚一样,只是觉得箭在弦上:
皮埃尔环顾周围一张张严肃的脸,想起他已经历了一切,明白不能半途而废。
入会后他开始热衷于农奴问题,自以为做了很多善事,实际上根本一无是处。战争开始,他去参军,但依旧只是个幸运的废物。这样的人设本身并不会让我反感,但似乎作者有意把他写成一个对人生有诸多思考的存在,总是在谈意义、在谈思想。而且似乎真的很看重他的想法。他书中是用来和安德烈公爵做对比的一个重要角色。战争期间他遇到了安德列公爵,当时安德烈刚从战场上负伤而归,还失去了自己的妻子,意志消沉。皮埃尔内心却想:
我只是不明白,一个人有了这样的思想,怎么还能活下去。我也有过这样的心情,那是不久前在莫斯科和旅途之中。当时我灰心丧气,觉得活不下去,我恨一切,首先恨自己。
可是我无法容忍这样的对比。一个什么都没经历过,更没有成就过的人,有什么资格这样评判安德烈?他有什么资格拿自己的那些愚蠢的经历来和安德烈作比较?
之后莫斯科沦陷,他居然想着乔装成平民去刺杀拿破仑。最终被俘。作为俘虏的经历,是他唯一有意义的一段经历。他目睹了人性的缺失,还直面了一次“死亡”——起码当时对他而言是真正面临死亡的,就像陀思妥耶夫斯基经历过的。最终让他精神得到升华的,是普拉东。这个最普通的俄罗斯人在苦难环境中的乐观,以及他那朴实简单的生活哲学,让皮埃尔认识到“普拉东心目中的上帝比共济会所尊奉的宇宙更伟大,更高深,更无边无际。”我也同样认为这才是生活的真谛,但是我却无法理解他心中的上帝是什么样子的。我甚至认为普拉东的上帝是反上帝的。如果能像普拉东那样生活,又何必需要上帝的存在?
看到最后,我是有点为皮埃尔高兴的。虽然他是个傻大个儿,但是一直都是个单纯的人。能在战争中把自己思想上的“轻”,凝固成实实在在的生活中的“重”,我为他高兴。我也为有类似境遇的娜塔莎高兴。一个虚荣无知的少女,被残酷的战争唤醒了内心根本的善。最终沉下心来回归到实在的生活之中。然而作者在多余且无聊的《尾声》中,又让皮埃尔加入了“十二月党人”。我并不能对这些人本身的行为作评判,但这的确让我觉得皮埃尔的一切前功尽弃。
虽然我不喜欢皮埃尔,但也并不讨厌。可我讨厌尼古拉,这是一个极其轻浮自私的人。我可以理解年轻人在这样的战争中想要建功立业的激情,但是尼古拉的英勇只是精神上的,他更想得到皇上的赏识和爱。他面对皇上时:
正像一个堕入情网的青年,当他梦寐以求的时刻到来,单独同意中人待在一起的时候,他却浑身发抖,呆若木鸡,不敢说出朝思暮想的话。
我很好奇叙述者讲述这段话时的真正态度是什么?会不会像我一样有点讽刺和鄙视?反观安德烈公爵,虽然也像其他青年一样对战争有某种狂热,但他是一次一次用行动冲在了前面,用理性应对着战争的混乱。无论是作者笔下战争厚重的真相,还是安德烈的沉稳,都强烈的对比出尼古拉的轻挑。
此外他还是个虚荣自私的人。面对娜塔莎的虚荣和自私,我会不断提醒自己她还只是个孩子。尼古拉年纪也不大,但我无法释怀。被陶洛霍夫骗掉4.8万卢布后,他虽然表现的不能原谅自己,但也只是一走了之,去军营中逍遥快活去了。当他家族落魄,母亲要他娶一个有钱女人时,从那个时代的人文角度考虑,他于情于理都该听从父母的话的。而且那时他已经对宋尼雅没啥感情了。但他却摆出一幅好像要忠于爱情和誓言、被冒犯到的样子:
“我真的要为财产而牺牲爱情和名誉吗?我真弄不懂,妈妈怎能对我说出这样的话来。”
当他遇到玛丽雅公爵小姐后,他心里已经想要娶这个女人了。但他是怎么表现的呢?他假惺惺的跟省长夫人说:“我爱她(宋尼雅),我答应跟她结婚,我一定要娶她。。。”,当省长夫人说他们不能结婚,他需要为家庭着想。他又“不作声。他听到这话很高兴。”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孩子气了,是无耻。我不相信这样的人会真正的爱上玛丽雅。我并非不相信人会改变,但他在书中的改变让我觉得突兀。他婚后的一切,对玛丽雅的温存、对农业的勤奋,我根本都不相信。这只是作者的强加。
尼古拉和皮埃尔的一切,都应该属于安德烈公爵。托尔斯泰让尼古拉和皮埃尔,抢走了本该属于安德烈的生活与幸福。安德烈才应该经过战争的洗礼后认识到朴实生活的伟大,和娜塔莎重新相爱,回归庄园像以前一样打理农庄、善待农奴。他才是那个会想着解放农奴,更会像列文一样做各种尝试的人。这难道不才是一个更合理的情节和人物吗?
当然我不指望所有的结局都是狄更斯式的欢乐大团圆。更何况真实世界哪有这么多“应该”。安德烈的死,也可以死得其所,表现出战争的残忍、人世的无常。只是又何必非要给皮埃尔和尼古拉这样虚假的结局呢?
这部书太大了,人物众多,情节也庞大,读了一个半月。读之前是很想认真的写些东西的,但越读越有点懵,不知从何处下笔。但不写,又实在有点浪费,所以就肤浅的写写自己阅读时对这几个角色的感受,以及对一些地方的吐槽。这完全属于我个人的偏好。
虽然我并不喜欢这部小说,甚至还不如《安娜》,但这绝对是一部经典巨著。这么宏大的一个结构,作者大到战争之惨烈,小到庄园一景之恬静;上到天才伟人,下到农奴平民,都把握的非常准确。虽然作者喜欢唠叨他的各种理念,但真正有力量的,反倒是小说中的文字。不管他说多少道理阐述个人在历史长河中的微不足道,都不及一句“于是他(库图佐夫——引用者)死了。”那种戛然而止的感觉,才真正让人体会到人类的虚无和渺小。这种文字的力量,只有真正的大师才能传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