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师道尊严反思
时间:2020-09-07 08:19:1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人
对师道尊严的反思-教师教育论文
对师道尊严的反思
广东嘉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曹汉斌 梁杰欣
【摘要】“师道尊严”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驱力下不断受到质疑和冲击,取而代之的是“民主、和谐和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是上帝,老师是服务者”的呼声渐高。文章着重分析了“师道尊严”缺失的原因,探讨如何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重新构建教师的“尊严”。
关键词 师道尊严;丧失;重塑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24-0125-02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科“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学科共建项目“地方高校师范学生失范教学行为的剖析与诊治研究”(编号:GD13XJY22)的研究成果之一。
一、问题的提出
最早提及师道尊严思想的书籍是《尚书》,而在理论上论述得较为系统、具体的书籍是《礼记·学记》。因此,一般认为师道尊严最早的论述出现在《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本来指为师之道的尊贵和庄严。1980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书对“师道”这一词条的注释为:①师承;②求师之道;③为师之道。当代社会和教育体系是否还允许“师道尊严”存在?师承者,指治学的路数、学术个性、学派归属与老师有继承关系。求师之道即韩愈的“无贵无贱,无少无长,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为师之道,即韩愈的“传道、受业、解惑”。
由此可见,“师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理应发扬光大,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师道尊严思想在社会发展下也发生了变化。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制度,在改革开放的1978年到1998年间,出于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和对知识的尊重,高等教育得到了充分的重视,教师地位也大幅度提升,教师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师道尊严逐渐恢复。1999年之后,高等教育招生人数以年均25%的增长率快速扩张,与此同时,高校也扩大了学生的自主权和自治权,例如,让学生自主选择许多课程,可以申请转专业,可以申报双学位,可以主辅修,每学期可以网上评教,等等。这些措施都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然而,过于强调学生权利的结果是:教师逐渐失去了课堂的话语权。例如,学生评教的结果对教师影响很大,有的甚至决定了教师的职称晋升。部分教师为了获得好的评价,不敢严格约束、管教学生,用高分向学生行贿,这从根本上违反了“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教师成了知识批发商,师道尊严逐步丧失了存在的土壤。
二、“师道尊严”丧失
1.教师行为失范。“师道尊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之一,在中国,教师肩负着“教书”与“育人”的双重使命,而“育人”又主要是靠教师的道德行为为学生做示范,即教师要在道德方面为人师表,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然而,在应试教育制度下,升学率、就业率成为教育的主要价值取向,对学校而言,升学率上升意味着领导的嘉奖、群众的赞扬、学校的声誉;对教师而言,学生成绩和升学率是其工作评价、晋级职称量化得分、奖金待遇的关键。在升学率、就业率的压力下,一部分教师忽略了育人的真正目的,一心关注升学率和就业率。于是,部分教师采取过激的措施来提高学生成绩,如体罚、责骂学生等,这些行为都严重损坏了“师道尊严”。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巨大的诱惑,教师违背职业道德甚至违法犯罪的事件屡见不鲜,这些行为都严重消解了“师道尊严”,影响了社会对教师这个职业的评价。
2.学生的性格偏差。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期,还不能准确地明辨是非,再加上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居多,长辈的溺爱,导致不少孩子在性格上以自我为中心、目中无人,长此以往,便养成了在家不懂孝敬长辈、尊重父母,在学校不尊重老师的不良习惯和缺乏尊重他人的意识。
3.师生关系。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校内教育、轻校外教育的倾向,教育的产业化使师生关系逐步功利化,导致“师道尊严”逐渐消失。另外,师生缺乏互动,应试教育强调成绩的现实又促使教师只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监督学生的学习上,致使师生关系公式化、淡漠化,“师道尊严”更是难以生存。
4.现代教育思想和技术的冲击。在古代,私塾、学堂是唯一学习的地方,先生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唯一人选,然而,信息时代的到来打破了这一局面,大规模开放的网络课程和多途径获取知识对教师的绝对权威造成了威胁。信息技术的发达让不少人误认为教师的存在不是必需的,是可以被取代的。很多人形成了这样的错误认识:我既然可以从网络上了解到老师讲解的知识,甚至是更多、更全面、更详细的知识,何必再交学费来听老师讲课,何必浪费时间在学校学习这些能找到的知识呢?当前,义务教育的实现和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随着社会整体知识水平的提高,学生大大降低了对教师的崇拜心理,因此,现代化信息时代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师道尊严”的基础。
随着全球化浪潮和教育改革的深入,要求学生博采众长,有选择地学习各个民族的教育理念。西方教育思想观念进入中国,对我国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十分了重大的影响,人们开始推崇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学生的地位与权力日益提升,而教师的地位与权力却鲜有法律保护。如《义务教育法》、《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都过分强调学生享有的权力,而不保护教师的人格和尊严。教师地位失去官方认可、推崇和保护,导致教师在师生关系中成了弱势群体。
三、如何重塑“师道尊严”
1.教师要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教师的权威不能不受限制,但也不能过分挤压,“以学生为本”并不是一切都听学生的。师尊则道尊,教师的威信更多地来自自身的综合素质而不是职业权利。教师作为重树“师道尊严”的主体,应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守护“师道尊严”。“尊严”来源于教师真挚的情感、平等的态度,教师要充满爱心,忠诚于教育事业,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知识当成人生的最大追求。要用平等的态度去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年复一年地用爱去滋润、感化学生,这样就必定能赢得学生的爱戴。美国教育家多尔曾说,“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地位是平等的首席。”在追求平等的同时,要抓住首席的主导地位,在学业和人生道路上悉心引导和帮助学生,从而获得学生的尊重。“尊严”来源于教师深厚的文化素养,在信息时代,知识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教师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必将落伍于时代、落后于学生,又何谈“师道尊严”?
在教育教学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只是向导,教育的本质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培养的对象就应该在教育中占主体地位。教学就是在教师指导下,以促进学生的认识和发展为目的,以学生积极、主动的认识为核心而进行的。笔者认为,认识是学生在认识,实践也是学生在实践,教师只是一个向导,由于学生身心发展和认识水平的局限,还不可能准确把握教学方向、内容、方法,需要教师来解决身心发展过程中的冲突和矛盾。学生在不同层次上依赖于教师主导和引导,只有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彼此间进行情感交流,才能达到共识、共享、共进,最终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发展。
2.学生要重拾敬畏之心。“师道尊严”在当代的重树,最主要的是教师和学生应共同努力。学生应重新审视自己对于教师的态度,明确所谓的师生平等是人格上的平等,是基于互相信任和互相尊重的平等,而非师生间的一切对等。尊重是相互的,一个不尊师的学生又如何被教师所接纳和喜爱?同时,更应该对培养学生成才、在人生和学业上给予引导的教师,心存敬畏、心存感恩。学生应本着谦虚、谨慎的态度向教师求教,摈弃“唯我独尊”的观念。尊重教师就是尊重知识的表现,学生可以大胆地对教师传授的知识和价值观提出质疑,但应采用一种共同探讨、友好协商的态度。此外,“尊师”既是一种品性修养,也是一种为学之道,因此,学生应该主动与教师建立和谐、亲密的关系。
冷静反思,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种类繁多的网络课程真的可以取代真实的课堂吗?一台冰冷的机器可以取代教师对学生个人的关怀,学习上的多方引导吗?不能。我们可以从网络上了解更多、更全面的知识,但只有老师能对我们提出的问题给予人性化的解答,而且网络知识良莠不齐、真假不辨,对于没有社会经验、人生阅历欠缺的学生来说存在着不少的风险,因此,学生应该在家长和教师的引导、帮助下正确使用网络资源,让网络成为学习的助手。同时,教师讲课的内容并不完全依赖于课本,对于海量的网络课程,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内容,通过归纳整合,将之变成课堂知识,这样既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又丰富了课堂。
3.完善教师教育制度。
首先,完善教师的准入制度和考核评价制度。政府的责任在于制定恰当的制度和规则,确保师资队伍的优质,塑造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教师群体,保障教育的公共性,避免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的腐蚀。
其次,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如《教师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教师待遇。然而,在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并不能贯彻、落实好这些政策。
最后,媒体舆论固然能对教师队伍进行有效监督,然而,个别教师的不当行为被过分夸大,造成整个教师职业形象受损。对此,媒体应该公正报导,而社会也要客观地看待教师的不当行为,不能以偏概全,一概而论。在监督教师行为的同时,要积极报导教育领域中的先进事迹,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参考文献:
[1]李学勤.礼记·学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066.
[2]杜志宏.博弈论视野下的和谐师生关系构建[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08.
[3]严丽荣.师道尊严当永存[J].湖北教育(时政新闻),2009,(6):32.
[4]林可.当代“师道尊严”的缺失、异化和重树[J].中国教师,2009,(1):3.
[5]吴道槐.论教师的主体与主导一一兼评“双主体”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3):88.
(编辑:朱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