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积极和消极影响
时间:2020-08-12 17:31:5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人
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客观地说,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的确有其巨大的负面效应,但是从历史上看,它也确实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官吏选拔制?度,尤其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不仅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中国古代科举制是一种通过公开考试选拔官员的政治制度,是中国古代人事选拔制度发展过程中最成熟?、最进步的一个阶段,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官考试制度。
拥有1300多年的历史,作为一种曾?影响中国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政治制度,科举制度尽管废除已近百年,但它对加强当时?的中央集权统治、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社会繁荣以及缓解社会矛盾等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至今仍具有深刻的意义。
一、积极影响
(一)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
实行科举制度一方面把分散的人事选拔全完全回收中央,另一方面又使政权的社会基础?更为扩大,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使中国封建?社会大一统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增强了维护国家统一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更有利于传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发展。
(二)为封建国家行政机器注入了新的活力,提高了管理效能。
自隋唐以来,历代有作为的将相辅臣几乎都是科举出身的“学而优则仕”者,如范仲淹、王安石、林则徐等等。在这些人才中,大多都意气风发,?有的伟大抱负。由此可以看到,科举考试制度为国家选拔了一批又一?批较有才能的人士,为封建统治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封建管理阶层的?新陈代谢。
(三)弥补了人才选拔制度的不足,改善了封建社会的吏治状况。
科举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人事选拔方式上的不足,?打破了官僚贵族世家对选官的垄断,通过实行公开报名、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在较大的社会范围中开辟了一条入仕途径。通过科举考试制度,封建国家官吏队伍中知识分子的比例大大提高,他们中许多人能?以封建礼教约束自己,敢于抵制官场腐败现象,这在客观上促进了吏治状况的改善。
(四)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由于科举考试制度为广大学子提供了获取功名的机会,一方面大大激发了中下层阶级的?进取精神,另一方面也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隋唐以后,随着时势的不断发展?,科举制度和教育制度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科举考试的生源主要来自学校,而学校主?要为培养应试士子而设立,学校教育的目的主要就是为统治阶级培养所需的人才。
(五)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据记载,早在唐中宗时期,日本建立了模仿唐代制度的考试选官制度。16世纪以后,我?国的考试制度愈来愈受到世界的瞩目。到1?9世纪中叶,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已为欧洲知识界普遍知晓,朝鲜和越南也曾长?期实行过科举制。毋庸置疑,科举制度西传欧美并影响世界是中国对世界文明进程的一大贡?献。
二、消极影响
科举制度在其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考试内容。
科举考试内容过分强调文学诗赋,而忽视了其他促进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种文化知识,尤其是?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忽视,这对中国文化的畸形发展以及近代中国科学技术的落后,确实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二)考试形式。
科举考试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考试形式也日益走向僵化,因循守旧,漏洞百出,特?别是明清以后实行的八股文制度,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士子们的实际能力,反而强?化了人们投机取巧的考试心理,败坏了学风,腐蚀了心灵。
(三)科举制度的价值导向。
科举制度虽然达到了选贤任能的目的,但它也把人的思想束缚、禁锢于一定范式中,民?主意识被无情地扼杀了。同时,科举制度强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贵族观念,引?导人们轻视社会各行业,轻视生产实践,使知识分子严重脱离社会实际生活,造成中华民族?在表面的文化繁荣下日益空洞衰弱的颓唐之势。
科举制度做为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政治人才选拔制度,不可避免的对当代我国人才的培养,行政人员的选拔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值得我们现代领导和教育工作者认真审视的问题。
0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学号:030911014
姓名:张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