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端午节心得体会500字例文五篇
时间:2023-06-16 11:01:5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人
经典端午节心得体会500字例文五篇
端午节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爱国,是中华儿女最自然、最朴素的情感,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之中。下面达达文档网小编为您整理的经典端午节心得体会500字例文五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经典端午节心得体会500字例文1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我国非常有特色的文化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活动,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和中国古代的龙舟文化。而对于我来说,端午节更是一个让我感受到家的节日。
在我小时候,每到端午节,我都会和家人一起包粽子。我们会在厨房里忙碌一整天,一边包粽子,一边聊天。妈妈会教我如何包出好吃的粽子,爸爸则会讲述关于端午节的历史故事。那时候,我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因为我有一个温馨的家庭和美好的回忆。
如今,我已经长大成人,离开了家乡,但是我依然会在端午节时想起家人和那些美好的回忆。我会在异地的城市里找到一家卖粽子的店,买上几个粽子,回到家里和朋友一起分享。这时候,我会想起家人的包粽子的场景,想起那些过去的温馨时光。
端午节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亲情的重要。同时,这个节日也让我更加热爱中国的文化和历史。我相信,在未来的端午节里,我依然会和家人一起包粽子,一起过这个传统的节日。
经典端午节心得体会500字例文2
端午从远古走来,一路走来,传承创新,释放文明奔腾力量。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端午祭龙礼俗与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干支历法以及苍龙七宿正处南中的天象有关。“端午”的“端”字本义为“正”,“午”为“中”。“端午”,“中正”也,这天午时则为正中之正。仲夏午月午日飞龙在天,此时龙星处在正南中天,为全年周天运行最“中正”之位,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古人历来崇尚中、正之道,“中正“之道在此表现得淋漓尽致。端亦有“初”的意思,因此午(五)月的第一个午日,亦谓端午。美好的源头一旦形成,就必然流淌出文明长河,奔流向前。在这条文明长河中,聪明的中华民族不断丰富、孕育着节日文化的精彩。人物的传说,让端午节有了厚重的精神情怀;美丽的习俗,让端午节有了鲜活的思想内容。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路高唱文明之歌,一路传承创新不停,从简单的祭祀图腾到纪念人物、到各种习俗的形成,到今天成为家国情怀的美丽载体,端午文化史成为中华民族文明奔腾的一张美丽名片。
经典端午节心得体会500字例文3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又是一年端午到,人们吃粽子、饮雄黄酒,插艾草、戴香囊,赛龙舟、诵诗词,人们体悟传统民俗,品味厚重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传统节日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是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人们的生活愿景和价值追求。端午节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也是连接古代与当下的一条重要纽带。要发掘端午文化的时代意蕴,让端午文化与新时代共鸣,在古今对接中增强文化自信。
经典端午节心得体会500字例文4
端午节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爱国,是中华儿女最自然、最朴素的情感,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屈原,终其一生为祖国的民富国强而呼号奔走,百折不挠。他的身上凝结了中国人数千年来对祖国最崇高、最炽热、最深重的爱国情思。我们每过一次端午,就是对屈原伟大灵魂和深沉爱国情怀的致敬,也是对我们自身精神世界锤炼与雕琢的契机。端午假日里,医务工作者坚守岗位,公交车司机一直“在路上”,环卫工人照样起早贪黑,消防官兵始终严阵以待、全力以赴,快递小哥马不停蹄……他们的默默坚守和负重前行,托起了城市乡村的正常运转,也才有了我们“安康”的端午节。他们的行为本身,就是对家国情怀的诠释,也值得全社会感念。
经典端午节心得体会500字例文5
粽香从天人合一飘来,温润生活,美丽征程,芬芳时代奋斗精神。美丽的节日,总是伴随着美丽的食物,这食物无不是天人合一烹调出的美丽结晶。过年的饺子,人工包住的“自然的馅料”;中秋的月饼,人们对月亮的模仿,寄托团圆的美丽情怀;端午节的粽子,更是如此。自然的粽叶,包起人工种植出来的米粮。不仅是为了纪念屈原,更是为了传承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的奋斗精神,这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天更加熠熠生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需要用奋斗精神攻坚克难,战胜疫情,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我们需要用奋斗精神去创新创造,打破“卡脖子”技术,自立自强,打造更多原创,筑造世界高地。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一只粽子香飘悠悠历史,一片奋斗精神情怀激荡时代,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奋斗的民族。我们的奋斗精神挥毫出中华文明的灿烂历史,泼墨出今天举世瞩目的世界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