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休闲生活 > 正文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0-09-07 07:56:3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高职院校教育是我国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面向建设、管理、生产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重任。高职院校学生是社会劳动力的重要来源,其职业道德素养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企业职工整体的职业道德水平。社会经济在不断向前发展,企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要求日益全面,未来的员工需同时具备基本的职业技能和高尚的职业道德,现阶段高职院校偏重于对专业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对职业道德的教育。随着高职院校学生走向社会、步入工作岗位,学生在职业道德素养方面的问题逐渐显露,给企业的发展和学生的工作实践都带来了不利影响。所以,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势在必行,这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具有重大的意义。理论方面,丰富了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完善了载体和平台,促进实现德技双馨、德技互促、全面发展;实践方面,能够增强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职业教育进一步产教融合、校企共赢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职业道德教育 现状 对策

    1.引 言

    目前,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主体,在职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强化学生职业技能教育的同时,还必须帮助学生在校期间做好人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和未来就业的各种准备工作,尤其是做好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充分掌握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际情况,发现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找到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是深化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抓手。本文以河北省石家庄市的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秦皇岛市的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和保定市的保定职业技术学院三所高职院校为例,认真分析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找出制约河北省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提升河北省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

    2.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理论依据

    在充分的实践基础和理论探索的基础上,中外教育学家对于开展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进行了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形成了符合高等职业院校职业教育客观规律的理论,对于促进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现实作用。其中,比较具代表性的是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劳伦斯·柯尔伯格 (L.Kohlberg)(1927-1987),美国德育心理学家,是西方道德认知学派的鼻祖,有“现代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之父”之称。他继承发展了皮亚杰关于道德判断能力发展的研究成果,提出并创建了儿童道德发展的模型,把儿童的道德发展概括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并提出了道德讨论模式和公正团体模式。他的道德认知理论“促进了道德现象研究的科学化,促进了道德教育的科学化,为我国道德教育的改革和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来源”。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为我国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改革和实践,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理论指导。从内容上看,其道德认知理论对于德育教育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道德判断发展阶段论。在高职院校职业到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因学生而异分阶段、分层次、有侧重、有顺序的开展学生职业心理、职业道德教育,重点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开展、情、意、行的教育活动。

    陶行知(1891——1946),安徽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我国生活教育理论的创始人,是我国近代践行“教育救国”的先驱之一。其生活教育理论是结合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对美国杜威实用主义进行吸收和改造后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极力反对传统教育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劳心治人观”;批判教育学生读死书、死读书的教育模式;否定被动接受教师理论灌输的教育方式;对于传统教育培养的四肢乏力、脑子瘫痪的人才深感痛惜。其生活教育理论有三个重要组成部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3.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特殊性

    培养的学生能够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端行业需求;与普本院校相比,其职业道德教育更具有行业特色的特点,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更强。具体来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培养对象、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等五个方面。

    3.1 培养目标:德技兼备的高端应用型人才

    高职院校学生,是指在高等职业院校学习就读的在校学生。高职院校学生毕业时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普通高等学校专科(包括“三年制专科”、“二年制专科”和“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专科”)或本科(四年制或更长年限)学历证书,并享受高等学校毕业生的有关待遇,可以继续读本科(专科毕业者)和考研究生(本科毕业或具备本科同等学力者)。从高职院校学生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角度看,高职院校学生的层次和水平是比較高的,他们入学的起点高,在校的学习时间比较长,业务素质拓展面比较宽泛,能够在职业技能和职业认知方面具备较高的素质。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在技能培养的过程中,实现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强化品德、人格塑造,特别是加强学生对于职业道德认知、职业道德情感、职业道德人格和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养成。通过职业品质的养成和塑造,提升学生们的职业行为自律和职业道德自我教育的自觉性,形成以技能提升为基础的德技互促,德技双馨。可见,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在突出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不断强化学生对职业就业的认知和情感,逐步实现职业教育的高端化、培养出德技兼备的高端应用型人才。

    3.2 培养对象:职业道德价值观的养成

    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的现代化,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强化教师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道德认知、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强化学生的道德养成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和超越性”。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的自由选择。在学生追求自身职业道德人格完善的过程中,不断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职业道德规范化教育,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平等化交流,增强学生对本职工作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感,强化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在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后,不会因没有过硬的职业道德品质,在工作中玩忽职守而被用人单位辞退。

    3.3 教育方法:理论灌输和实践教育并重

    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西方国家一直主张主体性职业道德教育,将职业道德教育和社会生产相结合,让学生在工作的实践中,产生对职业道德教育的认知和情感,从而坚定职业道德信念。我国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比较偏重于理论讲授,社会实践和隐性课程教育的力度不足。国内外的两种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各有优劣,如何将国内外职业院校职业教育方法有机融通、取长补短,成为了不断提升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实效的瓶颈问题。

    4.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4.1 人才德育培养目标不明确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将学生塑造成为德能兼备、德技双馨的高级专业技能型人才。然而,高职院校学生的德育目标建设相对比较模糊的,没有明确的等级量化评定标准,操作起来比较困难。由此可见,在整个职业道德培养体系中缺少了评价的体系和操作的方法。在此次调研中,39%的高职院校学生认为学校人才德育培养目标不明确。其中,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占比为 58%,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占比为 20%,保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占比为 38%。这说明高职院校的部分学生对学校在德育培养方面的目标知道的不多、了解的不够深入和明确。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建设,增强其可读可记可理解性。

    4.2 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

    在学生培养的过程中,高职院校更多的是偏重于对学生进行理论阐释和理论研讨,对于课程教学的实践环节安排的课时不够多,内容实战性不强。因此,无论是技能培养,还是职业道德教育,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调研中 65%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其中,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占比为 62%;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占比为 80%;保定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占比为 58%。这说明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

    4.3 教学方法偏重理论灌输,教育手段陈旧落后

    高职院校在职业道德教育方面,偏向于传统的讲授方式和方法,更多的是进行理论灌输,采用了案例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互动的比重加大,但仍就在理论讲解、记忆的范围内开展教学活动。在实际操作中,考虑到学生的安全,实践环节相对较少,有的甚至根本没有执行教学计划的实践环节。从调研的数据结果来看,高职院校 51%的学生认为学校的教学方法偏重于理论灌输,对于实践的安排相对较少。

    4.4 高职院校师资力量的配备和考核偏弱

    高职院校要想搞好职业道德教育课,就必须借助专业的师资队伍。目前,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教师的个人素养同学校要求的职业道德教育之间的占比不平衡,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发展;再加上缺少对现任教师的培训和考核机制,使师资队伍的活力和后劲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道德教育的正常实施。

    5.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

    5.1 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需求,调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系别和专业众多的状况,甚至还有高职院校为了适应和支持行业发展需要,进一步增加专业设置和专业细化的趋势。以习主席“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在国家职业教育有关文件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强化学生徳技共进。为了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必须根据行业职业道德教育的具体要求,进一步研究中央下发的有关高职院校德育教育规范,完善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使学生学有目标、学有动力、学有实效。

    5.2 针对现有教学资源,调整高职院校课程设置

    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是比较可行的办法,学生们最容易接受。因为学校开设的两课教学,偏重于从政治、法律和伦理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德育灌输,比较侧重于宏观的德育教育,具体的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不强。西方国家职业道德教育认为,“如果在专业课教学中没有加入职业道德的内容,这样的专业课是不成功的”。因此,在专业课教学中,充分体现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是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5.3 改革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方法,实施实践性教学

    职业道德教育,必须适应学生的接受方式和习惯。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注重于知识的讲解和灌输,死记硬背、理解记忆的成分比较多,并且记忆的时間太长,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枯燥和乏味,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态度不认真,甚至有逆反情绪,学习效果不佳。根据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只有在做中学,才能真正的体会和深入了解掌握相关的知识,这也是破除纸上谈兵,绝知躬行的最佳方法。

    5.4 提升职业道德教育师资队伍素养,健全职业道德教育实效评价体系

    教授职业道德的教师队伍,不仅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在生活中更是学生们乐于学习模仿的榜样。如果职业道德授课教师不能做到言行一致,说一套做一套,就会使学生们无所适从,甚至对于教师的讲授内容产生逆反和质疑。无论多么生动、形象和逻辑严密的理论说教,都不能使学生完全信服,积极践行。因此,确定德高为范的师资队伍建设目标,是提升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实效的重要路。

    6.结 论

    随着当今社会职业化进程逐步加快,专业划分更为细致,标准也在不断提高,职业技能型人才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在教育的结果上明显不平衡,因此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下一步我会在企业文化和职业道德标准的融合这个方向上更加深入的去研究,以求高职院校通过校园文化培养方式,寻求在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上更完善的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苏振方.西方主要国家学校道德教育走向简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08:78-79.

    [2]王瑛.国外职业道德教育的经验及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2:75-77.

    [3]刘晶辉.当代美国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探析[D].2016,13.

    [4]Colby A,Kohlberg L,Gibbs J,Lieberman M,A longitudinal study of moral judgment.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M].1983.

    [5][美]山卡赛.一个美国规划师的职业道德观---与美国持证规划师学会前主席山卡赛先生一席谈[J].城市规划,2014,28(1):17.

    [6]刘晓音,王琳,张济.国外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理念与模式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1:100-104.

    [7]冯秀红.我国高职的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途径探讨——来自西方职业道德教育的启示[J]. 科技信息,2015,34:197.

    [8] 李 洪 辰 , 刘 志 兵 . 国 外 高 职 院 校 德 育 实 施 对 我 国 的 启 示 [J]. 职 业 时空,2013,09:140-144.

    作者简介:汪振纲,广东创新科技职业院校,高级技师,讲师,工商管理硕士,研究方向:高职教育。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